2018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这是一声嘹亮的号角,中国推开了眺望世界,变革求新的大门。
改革首先从农村兴起。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上半年,沁县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这一改革使农民得到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呈现出“家家粮满仓,人人喜洋洋”的动人景象,长期困扰农村的温饱问题开始得到根本解决。
曾记得我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1982年上半年,处于农村改革后期。我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十分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个变化的过程。总的感受是,六七十年代真难忘,衣食住行样样愁;(十一届)三中全会换了运,人民生活变了样。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生产力生产关系落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粮票、布票、棉票、副食等票应运而生,限量供应。在农村,农民口粮是够不够,三百六。我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吃得主要是玉米、高粱、谷子,一年只能分得几十斤小麦,逢年过节才能吃顿白面,大米更是难得见到。红薯山药不扒皮,一直吃了十来年。一年盼来个中秋节,人均半个小月饼;没等父母来分成,你争我夺不够分。穿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的大得穿罢小的穿,甚至男女不分。母亲常把破旧的衣裤用浆糊打成布背做成布鞋,鞋底纳得非常硬邦,没想到生了脚刺终身难治。那个年代,我从未穿过背心,短裤,垫过鞋垫。居住条件也十分简陋,家里两孔土窑洞,三间土坯南楼,间架都不大,还有一间通大门。老少几代群居一室,每到汛期雨季都提心吊胆。
居民出行,多是步行或坐骡马车,村里有自行车的人家很少。乡村道路多是土路,弯曲崎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免除了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实行种粮直补,购买农机直补;从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等,使农民得到许多实惠。物质丰富了,粮食等各种副食敞开销售,各种生活供应本、票、卡全部取消,满足供应。我家和全国一样,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一日三餐,大米白面、肉、蛋、奶和各类时鲜蔬菜按需采买,讲究膳食合理,营养搭配。穿着讲究时尚,看重款式。色彩、质量、品牌和时装个性化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追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我们全家告别了老家破旧的房屋,进城住上了高楼大厦。居住环境绿化、美化,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家居摆设也由过去的桌椅板凳、土炕木床变成了沙发、茶几、组合家具;电话、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电磁炉应有尽有。高速公路,国道纵横交错。村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和四好农村公路。摩托车、电动车已成为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出租车、公交车城乡巡游,招之即来。小轿车基本进入寻常百姓家,据粗略统计全县目前拥有小轿车9508辆,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舒适、快捷。不仅如此,由“燃煤锅炉”到“集中供热”,取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住户既干净又安全;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我们全家人一同见证了这一舒适和温暖。“千里眼,顺风耳”这都是传说中的神话,如今却变成了现实。移动电话随身带,网上购物、看病、读书、看报、聊天交友成了生活中的选择。过去买不起一辆自行车,现在我的三个孩子都有轿车,日子过得殷实滋润。我和老伴现在是两人世界,月月享受着退休金待遇,沉浸在十九大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之中,幸福指数不断攀升。闲暇之余,深深感到我们全家真是踩上金桥上银桥————越走越亮堂。不由地从内心发出赞语:改革开放40年,处处辉煌说不完;党的功劳比天高,政府恩情似海深;不忘初心向前进,永远跟着核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