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学红 秦超 漳源镇罗卜港村距县城15公里,全村176户,4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365人,2017年实现整村退出。一年来,该村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功路径。
加快产业植入 第一书记带“智”入村谋发展
一年前的罗卜港村,党支部软弱无力,村容村貌“脏、乱、差”……“第一书记”赵瑞自上任以来,主动担责压担,时刻把村子发展放在心上,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贡献积极力量。在单位和镇党委的指导下,制定了罗卜港村发展计划:通过农业调产、帮助务工、发展养羊,推进“两个闭环”建设。
一是“闭环式”特色产业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种植种植油料作物(油葵、花生、小麻)509亩,以“一社一厂一基地”为主要带动,实现了“油料种植——油作物加工榨油——油渣养牛——牛粪——有机肥料——油料种植”全产业链运行。“一社”,即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沁县北神山农牧开发专业合作社。“一厂”,即以集体资产收益型模式投资40万元,建成年产8万斤榨油加工厂一座,年收购25万斤油料,年利润5万元左右,用于集体经济收入。“一基地”,即投资70余万元,建设母牛繁殖基地11842平米,贫困户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经营,辐射带动4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二是“闭环式”建设美丽乡村。在做好产业的基础上,旧村新村一体建设,社区治理、乡风文明共建共享。移民搬迁72户171人拎包入住,同步对旧村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建立“一约四会”“一墙六榜”,实行了“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的社区管理模式,打造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支部引领办实体 集体经济闯新路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沁县北神山农牧开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目前有繁母牛百余头,辐射带动41户126人,户均增收8000元。并以集体资产收益型模式建设机房3间,储油房3间,原料储存房4间,油渣储存房4间,年纯利润3万元左右,用于集体经济收入,可带动贫困户种植油料作物(油葵、花生、小麻)509亩,涉及贫困户87户,剩余油渣可用于能繁母牛养殖饲料;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投资126万元,新增耕地面积150亩,出租收益4.1万元。
罗卜港村还依托沁州黄、檀山黄、汾州高粱、潞宝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种植,巩固发展了油用牡丹、沁州黄谷子、油葵、高粱等四大特色种植业,带动全村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乡风文明促善治 整村提升焕新颜
罗卜港村积极倡导实践乡风文明,率先实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管理,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建立了“一约四会”“一墙六榜”,不断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美丽乡村新境界,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用足用好扶贫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投入贫困村整村提升资金48万元,对旧移民村房屋面貌进行了改造、美化、亮化 。新建移民安置房171间4275平方米,修通了街巷道1.8公里,吃上了自来水,新建800平米文化活动广场、排水、公厕、卫生室、爱心超市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罗卜港村将持续推动农村经济走向繁荣,让振兴的春风吹遍罗卜港乡间每一片土地,将罗卜港村建成全民向往、全面发展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