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衣食住行看改革
刘玉录

历史车轮,浩浩荡荡,滚滚向前,改革开放是永恒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生命永存的法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摸索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世界的一片惊叹声中,我们不断弯道超车,用坚定的步伐,走过了其它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路径,并逐步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在世界舞台上到处都有中国人的声音。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随着国家的振兴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我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非常有幸地经历、见证和享受了这种变化的整个过程,这种变化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天壤之别来形容。

衣:实现了从单调简便到多样时尚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低下,农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凭工分)收入水平低,生活保障能力差,农民口粮实行分配制度,紧俏物资采用发票证的办法,买东西时,人民币加票证,缺一不可。还有一些物品,无法固定时间与数量,随时公布购买时限,过期作废。“无粮票出门没有饭吃,无布票没衣裳穿”,人们只盼一份温饱,根本顾不上穿着体面,无论男女,衣着都是单一色彩的手工服装,手工布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普通穿衣习惯。如果谁家有一个当兵在外之人,有一套绿军装穿,那在当时是很时髦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大的穿罢小的穿。记得有一年冬天,母亲让我穿一件姨姐的旧棉袄,男孩子穿花棉袄,出去怕人笑话,我死活不肯穿。母亲只好找出一块旧布,把前胸后背都给罩上方才作罢。如果走亲戚之类,也是把旧衣裳洗干净,缝补好,才出去装人。或者都是邻里之间借着穿,借穿衣裳,经常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没法还人家。记得有一次,姨外甥做满月,我穿着借的一件褂子(外衣),中午吃饭时,人小不够桌子高,一口菜没夹好,滴在衣襟上,也不敢说,怕母亲责骂,吃了个半饱,偷偷跑到大门外使劲用手搓。现在回想起来,真得很可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取得很大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1983年底,布类停止凭票购买,市场敞开供应。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时尚布料走进群众生活,人们从牙缝里抠出钱来,也要置办一二件时尚衣裳,西装是当时流行款式,不过布料不很好,穿在身上皱巴巴的,那时也顾不上讲究,鼓鼓囊囊,那种穿法,放在今天会笑掉大牙,翻开那些年代的老照片,难看死了,简直就是一个小老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衣着需求从穿暖向穿美转变,西装、风衣、围巾、领带风靡一时,呢子外套,毛呢大衣,亚麻休闲服装盛行。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穿着更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名牌化,时装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就连我买衣服,也往小一二十岁年龄段去寻,时下流行衣裳基本都有,有时脱下来和年青人衣裳放在一起,不注意分辨,都会搞混,穿错。

回首这几年的穿衣史,早年图暖都难得,到今天追求时尚舒服、潮流,变化真是实在太大了。

食: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营养健康的转变

民以食为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吃饭无疑是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粮食紧张,老百姓经常为温饱问题发愁。那时农村是集体经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种地主要靠老黄牛加人力。肥料来源主要是人粪尿、草木灰、牛、羊粪等农家肥,粮食产量很低,生产队按劳力记工分,每家每户按人口定量分粮食,口粮主要以高粱、玉米为主(当时属高产作物)小麦、谷子、豆类很少。一年中,除了过春节很难吃上一顿白面,而且经常吃不饱。食油也很少,一般生产队,一年每户供二斤,那时吃油不叫倒,叫“撩”。副食更谈不上,蔬菜是生产队种啥吃啥,一般都是红薯、山药、南瓜、萝卜、胡萝卜。小块地不让种,称资本主义尾巴。全公社也就是一二亩菜园,种植比较单一,买的人也很少,主要是没钱,人们的需求是吃饱,不是吃好。如果谁家偶尔拿鸡蛋换上一二根黄瓜,一二颗大蒜,吃上一顿擦圪抖黄瓜面,那在当时也是比较奢侈的。肉根本想也不敢想,村里谁家遇上婚丧大事,割上三二斤,根本不见踪影(要割肉得有肉票,不过那时养猪,卖猪就给返还肉票,可人没钱,没人割,大部分人家都作废了)白糖、黑糖等都是过春节,八月十五等节日凭票供应。供应时间内你不去买,过期就作废了。当时像黑白糖之类票证作废人家很多。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水平也得以提升,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特别是1982年土地到户后,人们起早贪黑,在土地上打拼,粮食越打越多,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粮食丰收了,养牛、养羊、养鸡、猪、兔的户也多起来,副食品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上升。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越来越繁荣,菜市场、超市,瓜果蔬菜品种、花样越来越多,多得连名字也叫不上来,副食品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向往的大鱼大肉生活实现了。又开始有了新的追求,追求吃的营养、精致、健康,讲究膳食平衡。

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吃营养吃科学,吃这个最基本生理需求的变迁的背后,可以折射出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富强与繁荣。

住:实现了从土木结构房到商品楼、别墅楼的转变

再说居住条件吧,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基本上都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土坯木结构平房,又破又漏,入深间架都不大(间架七八尺,入深丈零五者居多)而且土墙皮很厚(二尺四或一尺六寸)每间房不过六、七平方米。窗户也不大(最大二尺八寸)接地高低不平,进了门,黑咕隆咚,半天分辨不清东西南北。还有一部分人家住土窑洞,有的靠崖打就而成,有的用土坯(胡坯)碹成。单门独院很少,大部分是多户同院,二代同居一室,吵嘴打架之事经常发生。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谋划着改变居住条件,随着修房盖屋的人家也多起来,不过质量不是很高,土木结构,不过间架、入深都比过去大多了,(入深丈三五,间架二米八、三米)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也就是在地基上加五层砖。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的稳步上升,收入的增加,各方面的条件改善。部分人家开始推倒土坯房,换成砖瓦房,玻璃窗。到了二千年以后,农村条件越来越好,农民由种地纳税变为种地享受补贴,各种各样收入稳步上升。又开始推倒砖瓦房,换成框架结构,混凝土全浇,塑钢门窗。有的还盖起小二楼。还有个别人家农忙在家种地,农闲时进城住商品房,总之,近几年,农村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内部设施也越来越高档、时尚。

回忆我家的住房历史也是四十年四变化。上世纪七十年代结婚,分家另过,分了二间房,二间房十来平方米,除了人住的,东西、粮食没地方放,天阴下雨湿柴湿火连饭都吃不上。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1981年)准备盖新房,审批、打地基、打土坯。很快,三个多月就修好了,不过质量很不高,全部是胡积不用说,房顶也是门框,镢把全都上了房。结果刚五、六个年头上,一根大梁裂了缝,只好在地上打上二根木柱,出来进去很不方便。到了90年进行了翻修,这一次,前墙换成了砖,木料也大都做了调换,比以前结实多了。近几年,人们一来家就说,你这房子落伍了,你看咱村谁家不是砖包一块大红瓦,哪还有你这胡积墙,土灰瓦,说得我也心动了。这次,计划一步到位,全部钢筋混凝土,顶也现浇。一定要修的更时尚、更超前。

行:实现了从原始器械代步到享受现代化交通、信息工具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很少出门,就出门也很少出远门。那时,交通工具非常落后,出门大都是步行或坐骡马车,自行车是国家限购商品,全村只有二三辆。客车全县只有中心站两辆往返沁县与太原之间,因为出门的人不多,所以坐车的人很少。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工具也随着时代脚步飞速发展,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长途客车、火车、私家车、飞机,种类越来越多,快速、先进。

就我家来说,也是变化很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当民办教师,赚工分,吃基本口粮,收入低,连辆自行车也买不起,每星期上公社开例会都是步行,那时,真盼有辆自行车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里养了一头猪,卖了猪又添补了些,才托关系凭证买了一辆轻便红旗牌自行车,红旗牌自行车在当时属于名牌,美观大方,结实耐用。看看崭新的自行车,我左摸右看,爱不释手。第二天,就试着在本村学校操场上学骑,好在当年已是成年人,个子大,腿长,先骑在车身上,屁股坐在后座上,把车慢慢蹬开,转了几圈,身子往前一挺,坐在坐上,半上午就可以自由行驶了,接着又试着上了交口,进了一趟城,骑着自行车走在路上,心里暗暗高兴了好几天。后来,村里的自行车越来越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还有个别人家不只一辆,男女老少都会骑,赶集、走亲戚不是骑就是坐。乡间道路上,不时还有迎亲队伍拴着红绸的自行车,十分壮观。进入90年代,村里年青小伙大都买了摩托车,摩托车比自行车先进多了,进一趟城只需十来分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动车、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就我们村,百分之二十的人家有了小轿车。现在走进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许多家庭门前停放着小轿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村民们上地都骑摩托车,电动车,有的年青人还开着小汽车,自行车越来越少,成了稀罕品。

国家的飞速发展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四十年来,交通工具发展变化巨大,小家庭由自行车、摩托车变成小汽车。要出远门,由长途汽车变成火车、动车、高铁,私家车,就我们这个小家,也是变化之大,也由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电动车,这要在四十年前,那真是想也不敢想。

这种巨大变化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的,是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得来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更应该解放思想,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朝着党给我们制定的宏伟目标一路前行,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