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中药剂型。将饮片制成汤剂的过程需要煎煮,而煎煮的好与坏及服用方法涉及到疗效的发挥,用药安全等问题。那么小编带大家看看家庭煎药需要注意什么!
一、煎煮容器
宜用: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等代替)
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
二、煎煮容器选择的原因
用陶瓷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并有保暖的特点。
一方面铜、铁、锡本身也是中药类,用之恐与病情不合;另一方面这些金属元素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
三、煎煮用水
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
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
四、煎煮的水量
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
水少,不足以煎煮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水多,耽误时间,使汤液的浓度降低。
所以,水多水少都会影响疗效。
煎煮中药的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
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质地坚硬的、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少。
五、煎前轻泡
煎药前除粉剂等不宜清洗的药物外,应先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
六、煎煮时间
煮汤药的时候长短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那么一剂汤药一般要煮多长时间最好?
一般药物沸腾后再煎煮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腾后再煎煮10~20分钟即可;
因为解表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茎和叶的部分,质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时间可以短一些。
滋补药物先用中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药约40分钟至1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
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
七、绞渣取汁
药液滤出后,应将吸附有药液的药滓放入双层纱布或透水性能较好的原色棉布中包好,待稍凉后,加压绞取药滓中所吸附的药液。
注意:服药时间和方法,谨遵医嘱。
补养药与健胃药应饭前服用,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
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驱虫药或攻下药适宜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
治疟疾时宜在发作前服药。用安神药时应在临睡前服药。急性病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