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与莘莘学子共话追梦的激情和理想、圆梦的奋斗与奉献,为高校建设擘画清晰的未来蓝图。未名湖畔的叮嘱,博雅塔下的勉励,让无数青年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极大鼓舞起年轻一代为理想奋斗的信心与决心。我们一起细细品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典故,品读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1、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原文】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释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出自晚清名臣张之洞于1896年上奏的《创设储才学堂折》。张之洞的一生与人才培养结下不解之缘,在《创设储才学堂折》中,他提出要在南京建立储才学堂,认为“窃惟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方今时局孔亟,事事需材,若不广为培养,材自何来”,强调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一观念贯穿他教育思想的始终,他多次提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等,将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升到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

中国人常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可收获大树成荫,而人才的养成却需要终身培育,这说明了人才养成的艰巨、不易。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下著名的《少年中国说》,热切地寄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时移势易,但不变的是,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依然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人才质量的提高靠什么?归根结底靠教育。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原文】

《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

【释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大学》。《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它相对短小易懂,被称作“初学入德之门”,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入系统学习、认知世界的基础学问。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是《大学》最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原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释义】

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强大的智氏家族遭致了灭族之祸。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此颇为感慨,在《资治通鉴》“臣光曰”中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

所谓才,是指聪慧、明察、坚强、刚毅,即能力;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即品行。司马光的这句话,是说才能是品德的支撑,品德是才能的统帅。从古至今,中国文化强调的立世根本,就是德——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对于个人,“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家国,“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总之是,“德者,本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德”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光明之德是大道之行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语,意在强调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4、师者,人之模范也。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原文】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释义】

“师者,人之模范也”出自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法言·学行》。“人之模范”,是说教师是所有人的模范,“师范”一词由此而来。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这个表是表率,也可谓模范之意。好的老师,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也如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既是对教师的极高赞誉,更是对教师莫大的鞭策和要求。

我们人生的前十几年都要在学校中度过,而老师正是这段时光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在老师身上,学生不仅学知识,也是在学做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5、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原文】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

【释义】

这句话出自南北朝刘昼的《刘子·崇学》。原文是:“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三寸之坎是指很浅的小坑,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为极深。这句话是说,凿井的人总是从很浅的土坑开始,然后挖出极深的井,比喻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必然成就事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缺少脚踏实地的行动,一切都将是镜中月、水中花。正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所言:“其心不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如果轻视初始的细微积累,不屑于平日的具体努力,而企图一朝之间成就大事业、大学问,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说:“大丈夫应扫天下,但一屋不扫,更何以扫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引用这句古语,意在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新时代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久久为功,最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把吃苦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把实践当作锻炼自己的舞台,舍得下苦干实干的真功夫,就一定能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创造无愧于使命的骄人业绩。

6、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原文】

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释义】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古语典故,来表达同样的爱国情怀。这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正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归宗炎黄、溯源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要义。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振兴中华”到“我们都是汶川人”,百余年来,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推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着中国梦前行,赋予我们向着民族复兴进发的能量。

在此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这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必须遵循的路径、必须坚持的方向。对于青年人来说,只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定不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人生才有正确的方向,奋斗才有持久的动力,才能不断向着目标勇毅笃行。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原文】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释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苏轼对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所以能够成就丰功伟业的原因,十分准确而精辟地归结为两点:“超世之才”和“坚忍不拔之志”。“超世之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刻苦攻读,坚持不懈,经过十年寒窗的磨炼。而“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尤为重要。因为,凡立志要成大事业者要走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都是充满着艰辛困苦的。没有远大的志向、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难以突破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当时王阳明被贬贵州,经“龙场悟道”后,创建了龙冈书院,聚徒讲学,并为求学者立下了著名学规——《教条示龙场诸生》。该学规共有四条,其中第一条便是“立志”。他告诫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在苏轼和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百工技艺,人人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但是首先必须立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总结,也是当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导。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无论是走好人生之路,还是国家发展振兴,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唯有不懈奋斗,方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立下鸿鹄之志,筑牢坚如磐石的信念,才能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成绩不自满,永远以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奋斗姿态向前挺进——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

【释义】

《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中也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两者的意思基本相同,道和义,一脉相承。

玉器的制作,按照《天工开物》中的描写,是用轮子带动转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以此把玉料剖开并慢慢琢磨成器。人同此理,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增长才干、修身立德才能获得的,这正是《论衡》中“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的道理。

今天,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学习对于我们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借用“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表达了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希望广大青年们惜取人生黄金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增长能力本领,修养品德气质,如此,奋斗才能拥有深厚的底气。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原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诗中,陆游勉励儿子子聿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其中学生陆澄记的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但这个意思王阳明不止一次说过,学生们也觉得这种观念很重要,因此也就不止一次地加以记录。

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还曾引用过汉代刘向《说苑·政理》中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来表达这一道理。在此,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坚持知行合一,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1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原文】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

【释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篇》。荀子认为,修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士、君子,还是圣人,要达到完满的道德境界,必须永不停歇地努力。他用这样的比喻加以阐释: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在《荀子劝学篇》中,荀子为了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还打了这样的比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实,修身与学习,同此一理,都必须坚持不懈。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每一个宏图远志,都需要具体的支点;每一个瑰丽梦想,都需要现实的落点。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前进的道路不可能全是坦途,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沿着奋斗之路走下去,青年必将书写无悔的人生,收获充实而美好的青春记忆。

1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原文】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我说过:“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释义】

这句词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是“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在这首《太常引》中说,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显示出了宏大的格局,既表达了自己扬帆正高、志向正远的壮志豪情,同时也赞颂驶向的未来前景正明。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诗,体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视角,一种“以观沧海”的气魄,一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比坚强的信念和无比坚定的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有幸处于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相信奋斗、矢志奋斗、永远奋斗,担当起时代使命,汇聚起青春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我们的共同奋斗中梦想成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