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沁县之民——名人文化

沁州胜地人杰地灵,山朗气清乾坤以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沁县的名臣、名将名垂史册者确实不可计数。

古沁州曾经出现过三位宰相级人物。西晋时候的李熹,自幼勤奋好学,曾与管宁以贤良著称,为魏、晋两代司隶,当官正直,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绥御华夷,甚有声绩。晋泰始初年(265),被封为祁候,官拜光禄大夫。元朝杜思敬,其父杜丰为沁州长官,镇守沁州十余年中,“宽徭薄赋,劝课农桑,民以富足”,深得民众拥护。杜思敬以父勋绩 ,初侍忽必烈于藩府,与当时著名大学者许衡讲学论道,名震京师。历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朝侍御史等职。思敬上书议事,甚合皇帝心意。至元二十八年(1291)拜中书参知政事。不久,又出任四川行省左丞,辞谢,大德十年(1306)改任中书左丞。清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琠,为后代沁县人所景仰。清朝268年中,山西籍官员中晋级宰相级别的共有八人,其中只有沁县籍的吴琠位列首席大学士,康熙北征及前几次南巡中,均是吴琠主持朝政,是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 吴琠一生为官,仕途坦荡。他之所以能从一个知县跃为吏部主事,后复累迁到左都御史、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就是由于他忠于清廷,本领超人,功绩卓著。吴琠对本县故里亦有恩泽。有一年,沁州遭大灾荒时,他尽全力给予救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有司拟向沁州增征1300石粮食,经他力争得以免除。吴琠为官清廉,被誉为“一代贤相”。

新中国成立后,沁县也出现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人物。王绶,沁县乌苏村人,著名的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研究,育成了“金大332”大豆、“王氏大麦”(美国定名)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作物田间试验技术也做过系统研究,是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曾经担任山西农学院院长14年。王大任,沁县乌苏村人, 1949年9月任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52年12月起先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太原市委书记、太原市市长,省委常委、省文教部长。1958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1970年8月后,历任山西省长治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吕梁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省革委会政工组组长、文教部部长。1973年7月起先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7月调吉林省工作,任省委书记,1983年4月任吉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王克文,21岁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武汉市副市长,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山西省委书记等职。王绣锦,沁县西良基村人,1977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第一书记。1982年9月-1983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1983年-1986年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沁县“三王”王大任、王克文、王绣锦同时为省委常委,为三晋人所瞩目。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团政委韩万金品德优秀,成为雷锋学习楷模,被评为雷锋式好干部,为雷锋撰写了大量书籍的作家华东方称其为“雷锋的导师”。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王新宪,沁县册村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是中国残联第四届、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党组书记、理事长,中央文明委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大代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晓红研究员,在海绵骨针矿化和仿生应用研究领域紧追国际前沿,通过学科交叉取得了我国在硅质海绵骨针矿化机制和仿生应用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而且短期内使我国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伫立于国际领先地位。《人民日报》在2012年10月8日对王晓红进行了报道。

沁县人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沁县精神比天高。沁县文人俊彦数不清,而以身报国的仁人志士也永载史册。

在沁县伏牛山上的龙泉神庙,供奉着晋国元帅先轸。先轸是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是晋文公的“谋元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据寿亭关侯庙记载,宋代时越南人侵犯我国,我县铜川神虎第七军有237人应征入伍,由任真率领列第一军前锋之列,在剿灭入寇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总部曾在开村、小东岭、南底水等多地驻扎。民国27年(1938)3月,朱德、彭德怀、左权及国民党将领三十余人齐聚小东岭,在此召开了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成功击败日寇对晋东南之九路围攻。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决死一纵队驻沁期间,沁县是组织领导13县开展抗日运动的中心区。1947年,沁县“二月二”大参军,全县3000余名青年踊跃参军,其中250名入选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沁县共有1.6万人参军,6000余名地方干部支援新区,2000余名烈士为国捐躯。

新中国成立后,沁县在上党地区是新中国授予将军头衔最多的县份。开国将领张文舟,革命时期不畏恐怖,坚定走救国救民之路,参加了陕北反“围剿”、红军西征,参与指挥了保卫延安和宜川、扶眉、兰州等重大战役,赴朝代理志愿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1955年授少将军衔,任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长。改革开放后,沁县又有卫崇保、王沁林、田怀玉、安秀峰、张烨、安钢、王志英等7人被授予新时期少将军衔,是长治市被授予军衔最多的县份。

沁县之势——生态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类追求向往的美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和精心爱护的硕果。当我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的时候,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原生态的大自然给我们的力量。在沁县这一力量无处不在,县内的绿水青山,是大地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沁县在新时代发展的起飞平台。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但是在沁县,却是长处不长,短处不短。沁县周边的县份,都有非常丰富而且极易开采的煤炭资源,沁县虽然也有煤炭资源,可是煤层地处深,不易开采,至少说是目前还不具备开采价值。而造物主也是比较公平的,沁县没有煤炭资源的优势,却有水资源的优势。沁县地处浊漳西源上游流域,浊漳东源穿越县境东部。境内有大小河流126条,总长633公里;有大小泉水270余处,其中出水量较大泉水76处, 并拥有皇后泉、元王泉等多处优质矿泉水资源。县内有大小水库18个,水资源总贮量1.21亿立方米,有“千泉之县”“北方水城”之美誉。沁县水面之广、蓄水量之大,在山西省是独一无二的。最为宝贵的,是沁县水都是从地下流淌出来的,没有过境水,全是上游水。沁县几乎没工业,沁县的水是没有污染的水;沁县的空气可以罐袋出口;沁县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小河可以洗衣服;这在当下的中国已经非常少见了。沁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5%,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0.6%。全年空气质量达一级天数126天,达二级以上天数364天。如今的沁县,春来漫山遍野花草烂漫,夏至十里荷花绵延河岸,秋到硕果飘香谷浪滚翻,冬降天鹅野鸭点缀景观,县内八大环城森林公园、三个省级森林公园林木茂盛,绿草如茵,九湖围城、八河环绕的“北方水城”初具雏形。水是宝贵的资源,在黄土高原上,拥有了丰富的水资源,沁县就拥有了强大的未来。水这个有生命有灵性的宝贵资源,将会带着沁县奔入发展强大的时代洪流。

沁县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尤以沁州黄称霸天下。沁州黄是沁县的代称,也是三晋人的骄傲。在外地,只要说你是沁县人,别人就会说是沁州黄那个地方。诱人的沁州黄,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向往。沁州黄是中国最好的小米。能生产出这种世间极品,一是土壤,二是气候,土壤以红土地为佳,而气候却为沁县独有。沁县境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气候温差大是沁县的优势,白天温度高使弄作物能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有机物和水。这样循环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夜机温度相对底,植物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但光合作用还是在进行,而植物体内存储的有机物含量相对就多,这就是沁县的水果口感好,农作物品质绝佳,能够生产出沁州黄的原因。沁州黄,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象征,是漳河源头天然生态的结晶,是黄土地奉献给人类的健康使者。当今,沁州黄已经成为维系乡情、缔结友谊、传递健康的绿色使者,正在推动沁县绿色食品工业扬帆起航。沁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因而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几乎没有,以沁州黄为代表的朝阳产业,是沁县今后发展生态农业的潜力优势。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战略,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沁县的美好未来已经向我们招手。

进入21世纪,沁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县”“中国生态文明先进县” “中国小米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荣誉称号。目前的沁县,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全县上下蓄势待发,厚积薄发,意气风发,图强奋发,一个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的蓝图,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系沁县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