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浅谈沁县境内高跷的起源与发展
魏钰坤

沁县位于山西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浊漳河为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北部漳河村,自北向南出境流入襄垣县,这“两山一河”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踩高跷是沁县境内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传在西乡太岳山麓的郭村镇一带,同时定昌镇西渠上村、段柳乡长胜村以及故县镇南仁等地也曾有过踩高跷的历史,但时间较短。以郭村镇为中心的郭村、元王、任胜、开村、南沟等多数村庄都有踩高跷的习俗,尤以郭村、元王两村的高跷著名,郭村高跷属文高跷,元王高跷属武高跷,郭村镇自古就有“高跷之乡”的美誉。元王高跷于2011年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踩高跷的历史渊源

踩高跷这一民间舞蹈,在沁县境内历史悠久。据沁县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组长魏应忠介绍,沁县南涅水石刻馆展厅陈列着一块特殊的南涅水石刻造像(石塔),该造像塔的四面都刻有图案,其中有一面便是一幅百戏图,图中雕刻有踩高跷等民间杂耍。笔者也专程去石刻馆进行考察,亲眼目睹了那块百戏图石刻造像塔。南涅水石刻是1957年在沁县南涅水村出土的,属于北魏至北宋六百年间的石刻造像作品,这说明沁县踩高跷习俗早在北魏到北宋年间就已经广为流传。《沁县志》关于舞蹈的记载有这样一段话:“高跷,沿传已久,郭村、元王较有名气……”由此可见,踩高跷习俗在沁县形成历史久远。

郭村高跷,被称为文高跷。据郭村副支书刘高鹏(67岁),村民姚国伟(65岁)以及姚进荣(85岁)、姚栓柱(85岁)、姚银柱(83岁)等老人介绍,并查阅了《姚氏西门家谱》、《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村高跷》等文字资料发现郭村高跷形成于明初年间。郭村高跷,原名叫桥则上高跷,因郭村姚姓家族(一世祖勤学)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80年)到达郭村定居之后数年,五世姚应谷外出闯荡,返乡带回一副高跷,族人觉得好奇,姚应谷就开始教族人踩高跷,从此踩高跷习俗在族内代代相传,高跷成为姚氏家族的娱乐形式,高跷这一民间艺术在郭村的姚氏家族扎下了根。姚氏家族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元宵节都组织踩高跷自娱自乐、庆贺节日。由于姚氏家族住郭村桥则上(村里地名),故人们又称郭村姚氏家族的高跷为桥则上高跷。随着社会的发展,郭村其他姓氏也渐渐参与高跷活动,村委经常组织高跷队活动或代表郭村外出表演参加文娱活动,郭村高跷的名字也就渐渐取代了“桥则上高跷”的名字,而且名声远扬。而且不少人家还形成了祖传技术,子承父踩,三代同踩,甚至一些七十多岁的老人还在踩。

元王高跷被称为武高跷。通过对该村党支部书记卫剑刚(50岁)和卫天元(81岁)、龙高翔(81岁)、卫明元(72岁)三位老人以及长治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跷)王亮清(65岁)的采访,基本上弄清了元王村踩高跷的形成历史。剧卫剑刚介绍,该村卫德富算是一位踩高跷元老,他在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当兵时学会踩高跷,并经常和驻扎在村里的决死纵队文艺兵在一起踩高跷,也就是大约在1938、1939年期间。这个时间段元王村里踩高跷也得到了龙高翔、卫天元等老人的佐证。据龙高翔说,1955年元王村正式组建高跷队,次年元宵节就到县城演出,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在村里、镇甚至到县城表演成为常态,且深受好评。综上所说,元王村踩高跷的历史,起码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形成习俗。

二、踩高跷的艺术特色

郭村高跷和元王高跷之艺术特色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高跷一般以舞蹈队的形式表演,也称高跷队,高跷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一般都在20人左右。大多舞者扮演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以戏剧白蛇传、西游记、三国人物为扮相,后发展到装扮工农商学兵,全国大唱样板戏时期,也以《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人物为扮相。演唱内容较多,以自编自演为主,有宣传党和国家新形势新任务的新编内容,也有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内容如《五哥放羊》等,更有急性发挥、现编现唱、见甚唱甚的现编内容,到药店门前唱治病救人,到商店门前唱诚实守信等内容。

踩高跷音乐伴奏的乐器,郭村、元王两家略有区别。从打击乐器看,有鼓、大锣、小锣、大镲、中镲、小镲,这是共同点,不同的是郭村高跷还多一个掌锣。从音乐表现形式上看,郭村高跷在演唱时只有打击乐伴奏,而元王高跷演唱时还有管、笙等乐器演奏跟腔伴奏,所以也有人称元王高跷为八音会。

踩高跷的音乐曲牌,郭村、元王两家区别较大。郭村文高跷则以唱曲为主,其音乐节奏较为平稳,唱腔以当地干板秧歌曲牌为主,分中板、慢板两种板式。元王高跷鼓点明快,节奏紧凑,唱腔独特,古老唱腔音乐跳跃性较强,音域跨度较大,演唱难度较高,现在很少使用。近年来的高跷演唱曲牌多采用民间圪圈圈秧歌曲牌,或八音会曲牌,一般曲牌有《绣牡丹》、《十绣》、《十二月花》等。

高跷表演,郭村、元王两家显然不同,区别更大。郭村文高跷,舞者重扭踩和情节表演;元王武高跷重炫技功夫,以表演高难度动作著称。元王高跷的舞蹈表演形式有跳桌子、跳板凳、下八叉、过双桥、骑象等,踩法有走八字、穿插队、剪子股、蛇脱皮、正步踩、倒步踩等。特殊好把式跳桌子能跳三张桌子、三支板凳,能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如两梯和搭在一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用凳子相连过桥,三四个高桌垒起来过高桌,劈叉,卧地起立等。因此,元王高跷以表演高难度动作闻名晋中、长治一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郭村、元王、开村、南沟等四村组成的郭村百人高跷舞蹈队,曾两次代表沁县赴长治市参加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博得好评。

高跷表演舞者的服饰,一般着戏曲行头,舞者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文高跷和武高跷基本一致,没有特殊区别。

高跷,在民间也称拐子,就拐子的高度而言,各不相同。郭村高跷的高度(指脚踏板以下)一般为70至80公分,元王高跷的高度有50、60公分高的,也有70至80公分高的,龙高翔老人把元王高跷传至西渠上村时,新做的拐子高度达到了一米,他说拐子越高,越容易跳过桌子。元王高跷在其发展历程中,曾经启用过短拐子,其高度为正常拐子的一半高,即30至50公分不等,民间也称小拐或短拐、低拐。高跷拐子演变为短拐或低拐,高度大约为30厘米左右,这种短拐又被人们称之为寸跷,踩寸跷多为儿童。

三、发展现状与保护建议

郭村高跷和元王高跷自形成以来,发展态势较好,名声四射。这两家高跷在县内及周边地区名声较大,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受老百姓喜爱,致使众多高跷爱好者酷爱这门艺术,也激发了他们学习高跷艺术的兴趣和动力。其实在郭村镇一带只有郭村和元王村踩高跷的历史久远,其它村的踩高跷历史都较短,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到其他村,任胜、开村、南沟等村也组建了高跷队。元王村龙高翔老人在定昌镇西渠上村教书期间(1986年),在学校组建了一支学生高跷队,从此元王高跷传到了西渠上村,为了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也学习这门民间舞蹈艺术,大队为学校制作了短小的拐子,儿童也开始踩拐子,而且还将这种小拐子表演搬上了舞台,省电视台还在该村录制了学校儿童的寸跷表演。21世纪初,寸跷舞蹈艺术走进沁县中学,在县文化局的大力扶持下,帮助制作了100副寸跷(小拐),安排舞蹈教师王芳去中学指导,初一学生开始学习寸跷舞蹈艺术。2005年该校的百人寸跷舞蹈队曾代表沁县赴长治市参加全市元宵节街头文艺节目展演,形式独特、表演精湛的寸跷舞吸引着众多摄影师、记者进入队伍多角度拍摄,这次寸跷舞夺人眼球的表演轰动了全市。

郭村姚进荣老人在县农修厂上班期间也把郭村高跷技艺传到农修厂,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农修厂也组建了高跷队,持续数年参加县里元宵节文艺汇演。元王村卫天元老人在太原做工期间也带元王高跷队在榆次表演深受人们喜欢,也曾被邀请在榆次传授踩高跷技术,组建高跷队。郭村和元王村的高跷,不仅在正月期间被邀请到沁源县的郭道、活凤、城关等地演出,而且在每逢集会时也邀请高跷队前去助兴演出,高跷舞技艺独特、名声在外、远扬三晋。

沁县踩高跷民俗,一般是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活动,自从2009年沁县开始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以来,元王、郭村的高跷连年被邀请到县端午节城定点表演,且深受四方宾朋亲睐,高跷表演也成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

从当前农村踩高跷娱乐活动的现状看,时间上只能在正月放假时间开展活动,其它时间组织活动难度很大;其次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影响着踩高跷活动,凭爱好和兴趣积极参与逐渐变为有偿参与;第三是出于安全考虑,好多人都不随意踩高跷。这三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高跷这门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高跷这门传统艺术正在面临失传的严重危机。

如何加强对高跷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结合近年来沁县高跷发展状况,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予以借鉴。

1、政府主导,积极参与。几年以前,县政府每年组织传统艺术和民间社火在元宵节期间到县城汇演,从乡镇到村委每逢腊月就开始积极筹划元宵节系列活动,踩高跷作为重头戏备受关注,高跷技艺有了进一步提升,参与踩高跷的年轻人在逐渐递增。因此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坚持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高跷活动不间断。

2、加大投入,扶持发展。高跷民俗活动和其它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一样,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在县乡财政有限的条件下要追加文化活动经费,为高跷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经费保障。

3、转变观念,增强意识。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不断加大人们对高跷艺术的兴趣培养和增强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以进一步提高人们参与高跷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社会参与,老板引领。要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家和个体老板高跷爱好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投资搞活动,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文化活动,支持高跷传统艺术的传承培训工作。

5、高跷传承,儿童抓起。建议在中小学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增加高跷或寸跷舞蹈项目,让高跷或寸跷舞进入学校,形成常规,逐步形成儿童学习寸跷艺术、青少年学习高跷艺术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