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沁县:水城美景入画来
本报记者 王 艳

在南沁线册村出口处,绿草如茵,花草、石块、文化墙组成的小景观独特别致,护坡、便道、排水渠浑然天成,挺拔的迎客松耸立在交界处,花岗岩上雕刻的沁县两个字熠熠生辉。国庆长假,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南沁线二沁交界处景点建设顺利完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以来,我县以增加绿化面积为重点,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堆花造景、增加盆花等途径,新增一批档次高、观赏性强的乔灌花草;创建一批绿化档次高、特色鲜明、环境整洁的园林化单位和花园式住宅小区。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城市市政设施和绿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城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市政建设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实现城乡绿化面积的拓展、绿地质量的提高和管养水平的提升,市政建设的完善和更加便民化,从而全面促进县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精细化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实施市政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保障,用制度指导工作,用制度提高效能,确保市政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有序运行。明确责任,细化指标,建立分片负责制和协查责任制,分路段定人、定岗、定任务。明确设施协查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分工协作,对责任范围内的设施进行步行巡查,并将巡查情况记入巡查日志,真正实现了道路桥梁设施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完善“日巡视、周检查、月维修、年考核”的市政道路精细化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充分激励大家参与市政道路日常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市政道路快速反应机制,按照现场管理、日常巡视、及时处置的要求,切实加强市政道路巡查,及时快捷处置突发事件,有效制止违章占挖道行为,高标准监管市政道路维护及挖掘修复质量。严格占道挖掘管控制度,严格落实“新建出新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要求,对每年需要开挖道路实行年初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予以严格审批把关。每年确定开挖道路总量和同步开挖面积占比等刚性指标,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控制道路开挖行为,减少施工扰民,施工原则上采用顶管方式,一定距离内不得重复开挖。

提高管养水平 着力建立规范化的市政道路维护管理标准

按照“严格管理,建管并重”的原则,严格道路挖掘审批管理程序,逐步推行年度挖掘计划管理和公示制度,统一协调各产权单位道路挖掘行为;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管线首先下地原则,大力推行顶管施工等新技术,原则上新建砼路面三年内不准开挖,新建刷黑路面五年内不准开挖,杜绝“马路拉链”;制定城市道路文明施工协议规范文本,建立文明施工标准围档,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