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发展旅游经济要避免急功近利

当下,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山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山西人民的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山西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我省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西文化资源丰富,从最南端中条山的夏商文明,到雁门关外的北魏文明,再到“汇通天下”的晋商文明,以文化资源辐射区域作规划,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格局,打造中国最强大的文明之旅——佛教文化游、秦晋之好游、西口在望游、五岳联帮游、探险太行游、战争体验游、矿山工业游等等,不同的产品精准对接不同的地区和消费群体,以实现“私人定制”。山西还有以面食闻名天下的独特餐饮文化,打好餐饮文化牌,也是缔造山西美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加强全省品牌自信、文明自信、资源自信,就是加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建设。山西11个地市,每个地市的文化特色都各有不同,甚至每个县的文化韵味都各有差异,这就是文化实力。既然有这个雄厚的实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和策略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让世界知道山西之美。

旅游经济不是政府获利的单一生产工具,而是全民共同生存的资料来源,旅游经济不单是一个景点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主人)与人(游客)的关系,景点的好坏远远小于当地人好坏的影响力,景点好坏与门票价格有关系,人的好坏与经营有关系。在自媒体时代,很多小事不仅毁了一个旅游景点,甚至毁了地方旅游这盘棋。近几年因小失大的案例每年都有发生,如青岛一只小虾影响了青岛的美誉,还有海南宰客事件、云南殴打游客事件等,都给当地旅游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

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可以说是和发展旅游产业背道而驰的。旅游经济是文火慢炖的生产模式,不是像挖煤一样能够快速产出。发展旅游,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信念,就一定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也只有把各方面的建设搞好,真正赢得游客的心,才能赢得市场,这是硬道理。

诚信等道德建设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法宝之一,要在诚信建设上力争做到无瑕疵,如公开收费与执行收费一致,公开服务质量与实际服务质量一致,做到零宰客、零欺客、零辱客等,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为此,为将旅游产业做强做大,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诚信考核机制,如对导游与商贩制定严格的诚信考核机制,考核不合格即取消相关资格等。从根源细节上净化我省的旅游生态,给来晋游客打造一个纯正的文明之旅。

张荣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