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恩师记
李旭锦

时逢教师节,愈念恩师情。今天,我想用文字抒写出我对三位老师的感恩之情。

韩老师是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韩老师的样子:扎着马尾,戴个黑框眼镜,穿一身红色带有白色条纹的运动服。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她的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流露着年青人刚刚毕业后要努力工作的热情与干劲。只一面,我就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位老师。是一种气息,气质或气场吸引了我。

我在三年级以前,就非常喜欢语文课,但也只是更多处在认字识词阶段。上了三年级,在韩老师的影响下,我在语文方面的几乎是与身俱来的兴趣,又被激发到了一个更高境界。现在回想起来,这于我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

韩老师的知识面比较广,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故事书。记得学到《跳水》一课时,她给我们讲到了列夫?托尔斯泰,顺便就引申到了前苏联与俄罗斯。我清楚地记得她说道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名字。孩子们内心的求知欲该有多旺盛啊,他们对了解这个世界与社会的渴望该有多强烈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韩老师常常在课上不由自主的拓展,彰显了她的好学,博学以及对人文艺术方面的无穷热爱。

记得我从亲戚家讨来一本小人书《武则天》。当我正在课下看的时候,韩老师把它借走了。而我心里想,哪怕我自己没看完,我都是那么愿意借给她。学生和老师共同去看一本小人书,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激动的新鲜体验。和其他同学相比,这于我也是一种自豪。至于小人书,老师看完后就还给我了,还约定以后有了什么好书,一定要借给她看。我一边高兴,一边心跳。老师自己也有不少故事书,有时候,在上完课后,她会讲一些寓言故事给我们听。

韩老师性格豪爽,不是那种一边训斥学生一边哭鼻子的老师。韩老师师范毕业,有文艺方面的底子。她曾经教我们唱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还有《外婆的澎湖湾》。这些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歌曲。其情其景,犹能忆及。

韩老师对我是极爱护的。她第二次带上我的课后,因为我的眼睛不好,她让我坐在第二排。我仍记得调整座位后,学得最新一课是《夏明翰》,后面又学到《狼牙山五壮士》。

我跟着韩老师学习,从未有意犯过错误,坏过纪律。但在上三年级时,有一次,韩老师惩罚了我。原因是我在星期天没有完成练习册中《黄继光》前后几篇课文的作业。我清楚地记得那次星期天放假,白天玩累了,晚上爬在作业本上就睡着了。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发现后,我被罚站了一星期。我在心里向老师诉说,我真得不是有意的,我哭了,哭得委屈伤心。许多年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爱护但绝不姑息错误,爱护就要严格要求的道理。现在我也为人师,我也常常对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孩子提出批评。我能体会到他们心里的委屈伤心。但我知道,从长远计,这于他们是有好处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和韩老师在一起的时光碎片,总是不时地闯入我对童年的回忆。谢谢老师对我的启蒙和影响。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杨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她是我一生中带我语文课时间最长(四年时间)的老师。她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了解她的知道她是才女,不了解的,看她更像妈妈。四年时间过后,我知道杨老师既是才女,又是妈妈。杨老师,好读书,通世故,既是贤妻良母,又是教学肱骨。一笔行草,潇洒脱俗,显示着杨老师的大方和通达。杨老师的行事风格细致,却不小气。

杨老师专业技术悟性高,教学成绩突出。除此之外,他还做很多报纸的约稿写作。杨老师,不古怪,无奇癖,相夫教子,妇唱夫随,是中国好媳妇好妈妈的代表。

我对书籍的如饥似渴,很快很顺利地就被杨老师发现了。杨老师主动借书给我看,我至今尤受感动。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借给过我沈从文的小说。师生之间,因为语文这个良媒,呈现出了最为欢洽的生态。其实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为了读书,为了爱书,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主动去老师家,找她借书。老师会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让我挑选。我捡自己喜欢的带回去,然后包上书皮。当我下一次借书的时候,老师会把上一次借的书的书皮去掉。老师是为了容易找书,我是为了保护书。爱护书保护书,是每一个爱书的人的美德和底线。

去老师家,经常赶上吃饭的时候,老师二话不说就给盛上一碗,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论书上的内容。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待遇吗?精神粮食和物质粮食都有了,你还好意思不好好学习吗?你还能够不受感动吗?

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给我改作文,刚开始的时候,一篇文章一千字,老师能给我删三百字。你这种感动和激动,就好比有人帮助你减肥。这得是多大的恩情啊。当时我写作是主动自愿的,一星期至少一篇作文。人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开启所有的模式和功能。总之,杨老师让我懂得了爱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考入山西师大,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记忆最深的是刘阶耳老师。他留着长长的头发,每次我看见它的时候,老感觉到,是应该洗洗了。因为他的头发结在一起,还略带点油腻,幸好我也不是什么讲究清洁的人,否则,在听课时,情绪总会受点影响。再有是刘老师的茶杯与衣服,茶杯的积垢,衣服的色彩,与先生头发的格调是一致的。刘老师戴一副足以遮住半个面部的黑框大眼镜,上课时,却经常放在讲桌上,大概是因为鼻子难以负重的缘故吧。然后,他把遮在额前的头发向后一甩或一掠,点上一支烟,便开讲。

刘老师带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现当代文学史,及新诗阅读。我选了他的新诗阅读,旁听过他的作品选课。他的课最大特点是,用汉语讲,听起来却酷似外语,他讲得快吗?不快。一篇文章的一句话,一首诗歌的一行,是可以讲好几周的。但是太多的专业术语,外文翻译词汇,加上一点临猗方言的味道,搞得同学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但是刘老师的方法是很好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文学文本,从文本形式入手,在细读基础上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内涵。刘老师似乎有着将文本解剖的癖好,乐此不疲地将句子拆成词语,再将词语拆成语素。他这种将语言逐层分析下去的风格对我从教启发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语文老师们,在我的记忆当中,有一个专门属于他们的温馨小屋。从幼儿园到大学,他们的容貌,性格,言谈,字迹,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我对他们爱得这么深沉,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亲人,那就是语文。

(作者系沁县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