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次村"金豆"脱贫记

(上接一版)

加入合作社,张建刚也是算明白了一笔账才决定加入进来。"最让我托底的是合作社采取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种销售的方式,种植有技术,收入有保障,无后顾之忧。今年我种了6亩,豆角不怕重茬,只要气温条件好可收获到10月份,按一亩平均价一块钱算,到十月份,我的豆角一亩纯收入能达到5000块左右,六亩三万块就到手了,这样的生活,谁不抢着过呢?"

次村作为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是远近闻名的小米种植地,但是种植结构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制约着该村脱贫致富的脚步。"迫切需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寻求一个新的产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念头就扎根在了李峰的脑海里。今年在乡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下,李峰瞄准豆角市场,成立了沁县千山绿蔬菜种植合作社,趟开了该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说起刚刚成立两个多月的合作社,李峰显得尤为高兴。"自六月份合作社成立以来,我社共流转土地100亩,入社37户,其中贫困户24户,农民以土地或劳动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抱团发展吸引村民参与,转变发展观念,消除村民失地的后顾之忧,自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当前正值豆角上市的旺季,来自长治、河北等地的客商每天派车来拉,一车能装8000斤豆角,而且当天现金结算,这等于给社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今年的经验我们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把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

来到合作社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翠绿细长的豆角挂满了支架,一个个比成年人小胳膊还长,放眼望去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忙于采摘豆角的村民不时传来朗朗笑声。张建刚向记者介绍,今年豆角长势喜人,这几天采摘正当时,自己家人忙不过来,就在村里雇了7个贫困户来帮忙。

"像张建刚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为了能够按时给客商供货,我们合作社又雇了30来个贫困户帮忙采摘,工资也是当天结算,既解决了种植户缺乏劳动力的问题,还让这些贫困户在农闲时节,有了家门口捞'外快'的机会。"李峰说到。

谈起在合作社打工挣钱的事情,贫困户康瑞芬乐呵呵地说:"正好我在家闲的也没事,来人家这里帮忙,一天可以拿到60块哩,贴补家用不成问题。看着人家的豆角卖的这么好,明年我也要入社种豆角!"

谁也想不到,在次村一弯小小的豆角,居然会成为贫困户走上脱贫路的强力保障。目前,该合作社已覆盖次村、上村、南凹、徐家庄等周边村,次村乡通过践行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小小的豆角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