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依托龙舟赛事 擦亮“水城”品牌
生态沁县别样突围

本报讯:6月1日,代表我省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沁县龙舟队踏上征程。3天前,也正是这支龙舟队在沁县当地举行的第九届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第五届龙舟公开赛上尽显风采。在素有“北方水城”之称的沁县,从2009年开始依托龙舟赛事,不仅改写了南龙舟、北赛马的端午传统习俗,也将“水城”品牌擦得越来越亮。连续9年摆下端午民俗“盛宴”,让自身生态优势、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全景式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发展旅游、摆脱贫困的新路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要说外地人,就连本地人对沁县也大多停留在“小米、瓜子、吴阁老”的历史认知里。事实上,位居冀州门户,潞泽咽喉的沁县境内,浊漳北源、西源、南源纵横交错,大小支流126处、湖泊湿地62处、泉水270多处,水资源总量1.21亿立方米,全水域均为无污染的源头活水,在普遍缺水的北方是一块宝贵的生态绿洲。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从2009年举办龙舟赛开始,沁县以水为媒破题“突围”。尤其近几年,他们把“旅游强县”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举办文化节为平台,以建设“北方水城、美丽沁州”为目标,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从9年前自办的龙舟邀请赛升级为现在的全省龙舟公开赛,从首届二郎山下的三弦展演发展为全省四大传统节庆文化品牌,端午节沁县西湖赛龙舟不仅省内瞩目,也成为国内龙舟赛事的关注热点,有力地提升了沁县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样得益于这项赛事推动,沁县捧回了“千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称号。立足于水,他们充分挖掘人文、历史、生态等优势,打造了南涅水石刻馆、牺盟会新军纪念馆、二郎山森林公园、新店徐阳田园风光等一批古色、红色、生态、乡土旅游景点,奠定了“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基础。

5月26日,就在民俗文化节期间,沁县与国内知名的房车协会签订了汽车(房车)自驾游露营地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内大型旅行社签订了沁县一日游线路开发项目合作协议和旅游直通车项目合作协议。另外,还分别与中核建设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签约资金总额101.52亿元。

山西日报记者 李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