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及人之老做楷模

“我已经好多了,我要出院!”儿子儿媳上班,93岁的婆婆一个人在家,社区里“五道五治”工作还没做到位……一件件棘手的事情始终挂怀,医生的叮嘱抛之脑后,执拗的梁耀萍回到了家。

53岁的梁耀萍,是沁县定昌镇南关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已有22年糖尿病史的她,每天都要吃药、打针。以前一天打两次胰岛素,渐渐变成一天打4次。最近几年,糖尿病并发症也显现出来,针眼难愈合,视力明显下降,肾功能衰竭已经到了Ⅳ期,一年要住一次院,每次需要住25天。这不,这回才住了20天,她就嚷嚷着要回去。这位不听话的病人,对自己满不在乎,对别人却放在心上,2015年,她被评为沁县定昌镇“孝老爱亲模范”。

在南关社区西面一个狭窄的巷子深处,记者左拐右拐才找到梁耀萍的家。走进黑色的铁皮大门,眼前的五间房中两间是新的,旁边三间是旧的。那新房是四年前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借钱盖起来的,梁耀萍和婆婆住在已建成32年的旧房里。

“呀!妈呀,您怎么坐在桌子上了!”在梁耀萍与记者打招呼的瞬间,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的婆婆竟然爬上了餐桌。梁耀萍赶紧上前搀着婆婆,与记者一起将她扶上了床。婆婆刚坐好,梁耀萍习惯性地摸了摸婆婆的裤子,不出所料又湿了,她在院子里晾着的六条裤子中选了一条晒干的,麻利地为老人换上。

鲐背之年的婆婆,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先是意识模糊、说胡话,腰疾、腿疾加重,之后又大小便失禁,不认识家人。

然而当问到谁对她最好时,她竟毫不“糊涂”地回答是儿媳耀萍。

梁耀萍和丈夫安常在于1986年结婚,当时公婆都已经60多岁了,安常在又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从那时起,梁耀萍就担负起了照顾公婆的重任,一晃便是31年。在这31年中,她没有让老人穿过一件脏衣服,没有让老人吃过一次冷饭菜。老人喜欢一遍一遍唠叨以前的事情,她就耐心听着;老人听力不好,常常因为听错话而生气,她就一次一次耐心地大声解释;老人喜欢吃软的,她就专门为她做稀饭、面汤;婆婆每次腰疼,她都主动给她按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梁耀萍都考虑得十分周到,尤其是近几年,婆婆每天的穿衣、吃饭、洗脸、洗脚、大小便,全部得依靠梁耀萍。

显然,梁耀萍家称不上富裕。丈夫9年前腰椎间盘突出,只能在一家单位做门卫,月收入750元,还需要一年365天都待在岗位上。梁耀萍在社区工作,每月能领900元。微薄的收入使她对自己能省则省,但对婆婆却能满足就满足。

然而,自己的病情逐渐加重,让她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婆婆不想待在床上就偷偷爬下地,梁耀萍发现她时,自己正头晕、恶心,即使吃了药,也没能抱起婆婆,只好打电话向女儿求助。女儿安凤心疼妈妈,虽说出嫁了,却经常回来照顾奶奶,帮妈妈分担劳苦。

“无论有多苦、多难,照顾老人、孝敬老人都是子女不能推脱的责任。”31年来,梁耀萍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贾志敏 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