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沁县简介

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属黄土丘陵区,平均海拨1000米,是浊漳河的西源、千里海河的源头,是中国名米"沁州黄"的主产地。

沁县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76万亩,林地面积105万亩,耕地面积60万亩。全县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19个党委,20个党总支,546个党支部,10817名党员。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沁县建制于公元前593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沁县民风淳朴,自古耕读传家,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境内有国家级文物4处,省级文物18处,其中南涅水石刻馆是我国民间石刻第一馆。有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后沟新华日报社旧址、灯竿角等红色革命纪念地。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沁县地处省会太原和市府长治的中间地带,向以"北控晋阳、南襟潞泽"而闻名,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太长高速公路擦境而过,208国道、太焦铁路、太焦高铁客运专线纵贯南北,红色旅游南沁线和二沁铁路横跨东西。县城北距太原机场100多公里,南距长治机场60公里,具有承接优势产业、发展物流经济的区位优势。

土地肥沃、水量富足。沁县土地广袤肥沃,素有山西"一圪土达 好土"之称,是中国名米"沁州黄"的原产地,是健康食品、安全食品的天然粮仓,更是发展有机农业的首选之地,全县有农产品5大类、34个品种全部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是全国有机农业认证创建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沁州黄小米成为我省首个获得保护的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沁州黄小米种植系统入选2016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水资源尤为富足,共有大小河流126条、633公里,湖泊湿地62处、10万余亩,泉水270多处,形成河流的上升泉有76处,水资源总量1.21亿立方米,经国家权威部门化验,均属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沁园春矿泉水项目,在全省首家获得矿泉水采矿证,水源地入选全国优水地图,正式投产上市。

生态优良、气候宜人。沁县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日照时数2474.7小时,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雨量606mm,全年无霜期170多天,森林覆盖率达38.5%,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二级以上,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是"煤海"中的一个"绝版",是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最佳目的地。沁县跻身"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行列。千泉湖湿地公园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行列。

近年来,沁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总体部署,深入挖掘沁县"水土、生态、区位、旅游资源、人文"五大优势,坚定不移提升"六条路径",实施"六大战略",一个充满后劲、开放包容、和谐稳定、生态文明、蓄势迸发的新沁县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