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一次非常解渴的教师培训
教育科技局教研室

为了全面提高沁县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全县区域教研的新路子,2016年11月14日至18日,沁县教育科技局特邀省城20名专家团队走进沁县教学一线,开展了一场关于“观课议课”的教学交流研讨会,全县参与研讨培训的教师达到千人以上。老师们高兴地说,这次观课议课培训让我们这些没有时间、没有资金、没有条件走出封闭的山里教师,聆听到了窗外的声音,感受到了教育原来可以这样的别致,体会到了课堂原来可以这样的精彩。校长们说,这是一次非常解渴的培训,我们的教育生活被重新输入的新鲜血液所激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思考和寻找人生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动因:提升区域教研的水平和质量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区域内整体教学质量,2012年以来,沁县教育局领导与教研室一班人马下基层、接地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先行教师当模范,骨干教师做示范”的思路,率先在城内四小开展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汇、展、评示范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赞同。在此基础上,沁县教育局又推出了“城乡联合,辐射推进”的区域教研模式,以城内四所小学、两所中学为龙头学校,成立了区域教研联合体。作为一项全新的教研形式,全县上下连续几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区域活动,由龙头校和协作校一道,不断开放课堂,开展了“同课异构”“骨干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区域教师优秀课”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活动以课改为目标,以课堂为载体,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个人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国教师报》《山西教育》、长治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刊都进行了报道,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形成了区域教研的“沁县模式”。但透过这些活动仔细分析,存在教研的主题不明确、活动成分过多、研究的含金量不足的问题。这种以活动代替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实际;以竞赛代替教学指导,使教学指导片面化,忽视了大部分教师的需求;以培训代替教学研究,专业引领作用不明显,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县专职教研员缺乏的处境下,请教省教科院专家的过程中,确定了这次大教研活动的思路。本次活动中专家针对我县区域教研的发展,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做了有效的指导,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做法:通过观课议课引领专业发展

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教师成长的平台。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外出机会少,无法感受外面的世界,专业提升受到影响。这样就需要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突出的专家引进来,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使大部分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以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使专业引领落到实处。为此,沁县教育科技局和山西省教科院联手,分两批开展了通识培训和观课议课专业培训,邀请了刘刚喜、褚卫中、崔云宏等25位教育大家、名师名校长到沁县讲学、讲课。通识培训让各级各类校长和班主任,找到了教育的发展方向,感受到了职业幸福感。观课议课专业培训则通过专家精妙深邃的理论阐释,形象具体的课例举证,细致缜密的思路点拨,鲜活规范的专业引领,使与会教师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本次“观课议课”活动覆盖中小学的10个学科,每个学科的教师观课有目的,议课有主题。每次观摩教学后,组织观课的教师进行了议课活动,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然后观课教师依据观察表进行了议课,在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观课议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的来说,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主要是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是征集问题,确定观课主题。以协作校为单位向教师征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大部分教师共同的疑惑确定观课主题,使问题视角化,然后划分观察视角、设计观察量表。

二是进行课堂观察。在观课过程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定量定性分析,同时跟进自己的整改意见。

三是召开课后研讨会议。首先由执教人进行反思性说课,其次进行课后议课。课后议课分两个阶段进行:由于参与观课人数较多,不可能逐个发言,所以第一阶段为分小组交流各自的观课记录,找出差异,然后再围绕主题与差异展开讨论,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教师的成功做法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开出初步的“处方”;第二阶段小组之间围绕主题展开平等对话。首先是各组小组长围绕主题做代表性发言,就问题说事、找对策,小组之间围绕主题展开深度会谈,形成共识;最后是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即省级专家针对主题作详细指导,开出相对完整的“处方”,提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四是及时落实跟进。参与者反省观课议课活动,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从中选择、借鉴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课例实践。或者针对观课议课中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把心得体会投稿到县教育网“教研室主页”,以供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效果:培训教师在学习和反思中成长

本次“观课议课”大教研活动,在县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严格要求下,开展的扎实有效,是我县近五年来参与人数最多,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收效最好的一次区域大教研活动。在整个活动期间县局、学校领导身先士卒,中老年教师老当益壮,青年教师初试锋芒,整个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在议课环节,所有观课教师围绕自己的观察视角认真交流了自己的观察结果,一改以往那种听课评课“只说好不说差”的老套,从两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观察,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对其“好差”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议,这样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体现了“观课议课区域研修模式”的巨大作用和特色魅力,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来自晋中市教研室的刘文军主任做了精彩的点评。在点评中,针对老师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观察结果予以很高的评价,刘主任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很专业的、有实效性的共同体活动。并给我县的课堂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希望我们今后结合共同体学校实际继续开展以观课议课为手段的特色区域教研活动。

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老师们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区域教研中中搞得有声有色,我们也进行观课议课,但是沁县的教师在一起呆久了,大家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趋同现象,听评课中你的意见我的意见都差不多。而现在的观课议课是在“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使不同的观课议课对象有了不同的视觉、经验和信息,而多样的、丰富的视觉与信息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观课议课可以促使自我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的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不少做课老师都有了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同时在专家的指导下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不同课型的备课及讲课模式。如新授课、复习课等这些课型的教学常规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效果更加突出。县教科局局长王向明在参加活动后十分赞赏这次观课议课活动,要求县教研室今后将此项活动推广,并与县区域教研活动整合,进一步加强对观课议课活动本质内涵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确保观课议课活动的常态化,从而使观课议课活动成为提升我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之,本次大区域的观课议课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推进活动相融合实现了质的飞跃。县教研室下一步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完善持续推进这项活动,有序开展系列研究活动。活动中力求全员参与、全程跟进,总体规划利用2—3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实现群体优化、整体拔高的最终目标。我们有信心,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拨云见日,迎来我县课堂教学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