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沁县文化五年发展的足音铿锵有力,一系列文化成果在北方水城建设的历史平台上,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这是实施“六条路径”战略成果,也是我县绿色发展的协奏曲。
★端午盛会扬名海内
端午民俗看沁州,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连续八届盛会,彰示着传统的渐渐回归和现代文化的历史回照。除了深植于人们生活的刺绣、雕塑、剪纸、泥像、烫画等美妙绝伦等民间艺术品展示,我们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龙舟赛引进到北方,使沁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赛龙舟的城市,使人们更直接地了解端午文化根源,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如今,这些古老朴素的民间活动,正作为我县发展水城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闪烁着熠熠光彩。
★民间曲艺老树新枝
山西首家“中国曲艺之乡”的金字招牌花落沁州,牡丹奖、全国奖、省际奖、省级奖、市级奖,沁州曲艺硕果累累。三弦书新作力作层出不穷,《我们的节日端午》《红色沁州》等作品获长治市曲艺大赛优秀节目奖;《好支书龚来文》在中国曲艺之乡大赛上荣获金奖,《笑声飞出刘家坪》获得牡丹奖节目提名;《割肝救父》《张三卖布》《抢铜钱》《选女婿》《小寡妇上坟》《兄弟分家》等一批传统小段重现舞台,崔四红、王晋姚、常红霞、王丽佳、常翠萍、史素梅、赵丽芳、申彩宏等三弦书新秀脱引而出,沁州曲艺舞台百花争艳。每次外出参赛演出,既对外宣传了沁县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又展示出沁州三弦书的艺术魅力和沁县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基础设施突飞猛进
随着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县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图书馆占地面积2602平米,总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众鑫影城面积848.95平方米,总投资185.18万元,3个数字放映厅容纳观众220名,片源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同步看大片的目标;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训练馆面积6151平方米,羽毛球场地6片,乒乓球桌6个,可容纳200多人次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轻松和高级的健身场所,满足我县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
★ “三个文化”整体推进
我县是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的富矿,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围绕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对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后,激发出巨大发展潜力。投资650余万元,按原貌复建小东岭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会址,开辟纪念场馆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投资2800万元,在县城文庙广场兴建成系统反映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决死队历史功绩专题纪念馆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在石刻馆举办吴琠廉政纪念馆,成为全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配套完成电视片《三立宰相》和豫剧《吴王典晋京》等廉政题材文艺作品。在《沁州新闻》、沁县电视台、沁县新闻网开设发展论坛专栏,将学习宣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法治研究结合起来,对沁县近代学者吴淞《法治国》和王懋昭《政治学》等专著和法治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古为今用,让依法治县理念深入人心。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我县狠抓文艺精品生产,不断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了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带动了我县艺术创作的全面繁荣。王泽宇、史国胜抗战题材小说《蝶变》入选省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长篇报告文学《出彩村官龚来文》在《上党晚报》连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石波编写的文化旅游资源概览《漳河源头》从山水形胜、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红色遗迹等方面,系统介绍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对我县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王兆林《警世长歌》、张如北《文墨缘》、王效堂《沁州散记》、田兆文《冬去春来》、武二赖《家园情怀》、杜秀瑾《杜秀瑾新闻选》等如雨后春笋,李星云绘画《沁州八景》、李国庆等主编的革命红色剧《风雨一家》同样反响热烈。微电影拍摄快速起步,《来不及错过》《村主任的一天》《忠诚》等作品深受网络好评。
文化沁州气象大观,五年奋进硕果累累。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沁县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将进一步迸发,在新的伟大的征程中,沁县宣传文化界紧紧围绕“提升六条路径,实施六大战略”的思路,矢志不渝,奋勇前行,开创水城文化建设崭新的明天。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
民俗馆内游人如织
综合训练馆内市民正在体育锻炼
新建图书馆内读者查阅资料
牺盟会新军纪念馆落成开馆
端午民俗文化节赛龙舟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