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的订制式农业带动下,我省一些地方农业流程链条被重新排序:传统农业都是先生产、后销售。而现在所兴起的农业私人订制,则是先由消费者预订,然后再由农户生产,一切按消费者的要求来种养
每到周日,家住晋城市的周女士都会带着两岁的儿子去阳城县凤城镇他们订制的私家菜园里开心地采摘,一边采菜,一边耐心地告诉儿子:这是西红柿,那是黄瓜、豆角,其乐融融。周女士说,从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再到农药超标,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能够吃到绿色、环保、健康的蔬菜瓜果,是越来越多居住在城市里人的追求。
订制式农业的出现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居民对食品安全日益担忧和对绿色生态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下的一个产物。同时,信息化与城市化浪潮的双重冲击,正在倒逼各种传统产业转型。农业该如何转型?对以往只管面朝黄土、深耕细作的农业经营者来说无疑提供了启迪思路。
用品质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理由
果树由果农管理,领养人可以通过网络观察果树生长,节假日还可以携朋唤友亲自管理、采摘。这事,听着新奇,但在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牛村却成为了现实。
庄子乡牛村有着近3000亩的苹果树,这里的苹果不仅卖品质,还卖情怀。客户每年花费1180元订制一棵果树,可以为果树起名字,可以做LOGO,还可以写寄语,这些全部打印在一张“私人订制卡”上,就是这棵果树的“身份证”。
冯小刚导演的一部电影《私人订制》,让80后女孩武祝琴突发奇想,亲情爱情都可以定制,果树是否也可以?
武祝琴2007年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在外打拼,2013年返回了家乡牛村创业,成立了晋中市牛村清清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苹果的销路一直困扰着我们,看着几百万斤的苹果卖不出,心里着实着急。”武祝琴回忆说。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农业部门组织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拓了果农的发展思路。结合牛村40年果树栽培管理经验,引进了生物有机肥和现代新型生产技术体系,遵循现代农业生态循环性科学管理,严格按照国际“CERES”有机生产标准种植苹果。从田间到客户手里的每一颗苹果,都能找到生长植株和责任管理人员。
同时,通过互联网+“双线”营销模式,将“牛村清清苹果”销往全国。2015年春节前仅半个月的时间线上线下交易额就达到30余万元。
受电影《私人订制》启发,武祝琴开始了私人订制活动,客户可以订制一个或多个品种,认养的果树由认养人与合作社社员签订认养协议,所有订制果树都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订制人可随时通过网络获得果树生长情况,可随时来参观。
对农民来讲,原本2元钱一斤的苹果,经过私人订制后身价变成6元钱,预售还可以让农民不再垫资;对消费者来讲,10元一斤的优质苹果只需要付出6元,还特别放心。
武祝琴总结这一创新模式时说,“我们对消费者直播了‘放心’,已经从卖品质上升到了卖放心。果农也不再是管种不管卖的甩手掌柜,已经变成了会种还能卖出好价钱的经纪人。”
传统农业主动求变寻求转型
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市场供需关系一旦踏空,农户经年心血便会付诸东流,而在订制式农业下,需求方在向生产方下订单的同时,往往也将采购价格敲定,这就有利于生产者专注生产,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管理,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化解风险、锁定利润,极大地保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茄子、青椒、西红柿,各来二斤,再来个西瓜……”头天在网上留言说说想吃的蔬果,第二天一早,来自乡下种植基地的新鲜果蔬就送到市民厨房。
一直以来,从“田间”直接到“灶间”,是农民、市民都盼望的事,在长治市这一切变为现实。
从2014年3月起,长治市供销合作社在城区率先发起的果蔬直通车试运行。每天一早,便民冷藏配送车准时来到各社区,市民只要动动手指,在长治市供销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欣鑫合”电商网站写下购物订单,或在社区家门口的信息箱留下小纸条即可。
果蔬直通车提前与农民签订订单种植协议,农民按需生产,从地头直接对接市民餐桌,不仅使市民的食品安全有保障,也让农民不再为销路担心。
谈到果蔬直通车的意义和前景,长治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主任许保中信心满怀,他认为通过提供技术和订单给农户,按照需求产出市民要的果蔬,能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和农民的供求问题。他说,在生产基地里,所有蔬菜都有充分的生长周期,不使用激素和违禁农药,全部使用有机肥,保证从采摘到配送不超过24小时。
“上游”是提供安全货源的种植基地,“中间”是果蔬直通车平台,“下游”则是市民餐桌。这个相对扁平化的封闭系统,保证了果蔬的安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证我们的果蔬价格低于周边市价10%-20%。”许保中说。
“私人订制”不仅丰富了长治12个居民社区4600余户市民的菜篮子,通过签约搞订单种植,还辐射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基地+农户”的双赢发展,使460余户种植户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把合作社、种植基地、电商、农户、百姓餐桌连在了一起,解决了农民的产销问题,也为市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让都市人梦圆绿色田园生活
庄子乡牛村的果树私人订制倡导“与树为邻,与田为友”,这是一种都市人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绝佳活动方式。周末休息时,认养人可以与亲朋好友一起来到果园休闲,感受田园气息,让孩子更加热爱劳动。
而在高平市红森林农业合作社,果树种植却玩出私人订制新花样。他们把园区里的桃树移植到花盆里面,让顾客带回家里,等到桃子成熟的时候,在家里也可以吃到新鲜的桃子。
桃树被认养之后,认养人给自己的桃树取名、挂认养牌,然后关注它的每一个成长动态。在认养期间,桃树日常养护由桃农负责,但是认养者可随时去桃园对认养的果树进行浇水、施肥、杀虫、疏果、修枝等,体验劳动的快乐。到园区认养桃树的人络绎不绝,在大棚中,可以看到不少桃树上挂上了认养牌。
“这是我认养的桃树,每当周末节假日的时候,我都会带孩子过来给桃树浇水、施肥,通过我们自己的精心呵护,吃到自己种植的桃子,那将会非常满足。”一位认养桃树的王女士兴奋地说道。
园区不仅种植桃树,还有葡萄、冬枣等品种,米园区负责人米玲还计划将南方的水果品种引进到园区内,实行“互联网+园区”的营销方式,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认养。
位于长治市的华日泰城市私人农场拥有527亩土地,市民最低投入998元就可订制自己的私人农场。
农场负责人魏超称,作为“农场主”的市民完全不用为种植发愁,农场为农场主提供了基础服务套餐、半托管服务套餐、托管服务套餐等三款服务套餐。另外,还推出各项优势自选订制套餐,同时农场土地可自用可转租,这种农业地产模式灵活多变,不但解决了家庭时蔬的种植与供应问题,还可为“农场主”创造好的经济效益。
正在打理菜园的“农场主”闫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在菜市场买菜,总觉得不放心,新闻里时常报道有些商贩会把农药残留很高的蔬菜冒充成绿色蔬菜卖。现在能有这样的条件,自己当回农夫,吃自己种的蔬菜,绿色、安全、放心。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这边有自己的小菜园,平常我们还资源共享,交换采摘,这特别好。”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