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发挥专长 持续奉献
张如北

一名公职人员退休以后干什么?这是每个退休人员必然面对的问题。退休后选择所干的事情,固然和平时爱好兴趣有关,但说到底实际是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有的人认为,既然国家明文规定60岁退休,就意味着60岁以后不适合在岗位工作了,回家坐享清福还不是名正言顺的事?这当然无可非议。有的人利欲强烈,退休后想方设法寻找生财之道,于是就下商海做起生意来;还有的人梦想发大财,在一个晚上就变成亿万富翁,于是就上麻将桌碰运气,甚至铤而走险搞赌博,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我想上述这些人的选择是不可取的。那么,退休人员究竟应该干些什么呢?这里,我赞同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梁晓光同志发挥专长、持续奉献、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的做法

梁晓光同志,沁县南里乡南里村人,自幼家境贫寒,读完高小后就过早参加了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苦练不辍,1982年加入省书法家协会,由书法爱好者成长为一位省内颇负盛名的书法家。1993年退休后,他利用书法专长和他几十年在工作中撰写材料的真功夫,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为我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1993年刚退休他就主动请缨,担任了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积极配合老促会会长工作,为沁县老区建设作贡献。

从2000年至今,他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组织书画展览30余次,如200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书画展,2005年反腐倡廉书画展,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2009年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书画展。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单位项目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计有沁县中学餐厅落成、消防队营房落成、县畜牧局美化环境、沁州宾馆外包装、百信大药房开业、家家利超市开业、吴阁老土鸡蛋特产公司开业。

发掘、刊印文化宝藏。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出版了《致远堂书》。该碑帖内容为陶渊明 古杂诗12首,并有武则天、狄仁杰等名人题跋,其书艺精美、秀劲、洒脱、奔放酣畅、连绵不绝,实为稀世珍品。

刊印《康熙墨宝千字文》。2004年,协同山西省文化厅厅长成葆德以县政府和沁县书协名义刊印了《康熙墨宝千字文》。本品不仅褒扬了吴王典 为官清廉,就其书法价值来说可供临写,举世无双,实为稀世珍品。

编辑出版《沁州碑铭录》此书收入碑文上至北魏神龟3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下至2002年,时间总跨度1500余年,其内容包括陶渊明草书帖碑、康熙墨宝千字文、吴 沁州志序及重修沁州城碑记等。综合性碑记21篇,人物志碑记22篇,庙宇、道观碑记46篇,寺内、庵堂碑记56篇,祠堂、义田墓碑、墓志铭记50篇,近现代纪念碑记16篇,共计216篇,并附有残缺待补碑记14篇,这些碑文真实记录了沁县发展史。

出版《沁州古今书法绘画集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近20年时间,共收集了8位领导题词,20位烈士碑文,50位名人墨迹,27件画作,全书所藏内容,都是难得的宝贵资料。

整理出版个人书法专集《梁晓光书法作品集》、《七秩回眸》。《梁晓光书法作品集》的问世,是他几十年学习书法的结晶,其中饱藏着他的心血与汗水,填补了沁县历史上个人书法专集前无古人的空白。《七秩回眸》可以说是一本传记著作,总结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功与不足,为晚年更好地生活找准了目标。

2006年,沁县老年大学成立,他应邀担任了老年大学副校长,并兼任了书法班授课教师。

2010年11月份,沁县老年书画家协会成立,与会会员一致选举他为沁县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他欣然挑起了这付担子。上任之初,他于2011年1月份,与沁源书法家协会联袂举办了“二沁迎春书画联展”,得到了两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2011年8月以来,他积极策划、参与《常广木剪辑资料》整理工作,为离休老干部常广木多年积累的2510篇重要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24卷。在此基础上,又编写了《常广木剪辑编目》一书,于2012年12月上旬出版。

2014年,他又积极筹备出版《沁州书魂》一书,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沁县老年书画家协会成立有关资料、沁县书法家协会换届有关材料以及其他方面资料,为沁县书画界积累了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梁晓光同志退休20多年来,并没有象别人那样坐享清福,而是退而不休,仍是埋头苦干,发挥余热,充分利用一生练就的真功夫,为我县书法、文化事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同时也为我县广大退休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只要以梁晓光同志为榜样,从个人实际出发,发挥专长,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就一定能为我县建成经济、文化强县放光发热,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