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怀抱三弦,腿绑摔板、兼用小铙,边弹边唱,旁边几人用二胡进行伴奏。这就是传统沁州三弦书的表演形式。
它的书目丰富、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传统小段有《观花》《大脚王》和《抢铜钱》等,经典长篇有《清列传》等,描述的是沁县名人吴王典 的故事。
沁县是山西首家获得“中国曲艺之乡”称号的地方,而沁州三弦书则是其代表曲艺。2006年成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原是盲人为生存而自学的曲艺
沁州三弦书是一种形成于四百多年前,流传于山西省晋东南沁县、武乡、沁源以及襄垣和晋中左权、榆社,包括晋南安泽、浮山等地的曲艺形式,又被称为“老州调”。
早期,沁州三弦书的表演艺人都是盲人。“一开始就只有一个盲人,怀抱三弦,腿上绑着一个摔板,打着铙,去街上卖唱,走街串村地去唱。这是一种盲人的谋生方式,是盲人为了生存而自学的一种曲艺。因为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不能干其它的工作。”沁县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县曲艺家协会主席魏应中说。
慢慢地,沁州三弦书有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其它曲艺加入了进来,有反二把、二胡、四胡、琵琶、洋琴等,它的音乐也变得更加好听。表演人数也由原来的一个人发展成两个、三个乃至更多人。不过,虽然从乐器到人数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其中的弹三弦者还是手打小铙,腿绑摔板,是主要的说唱表演者。
三弦书主要流传于沁州地区。过去,沁源、武乡和沁县都属于沁州地区。随着三弦书的逐渐盛行,很多盲人都开始学习这门曲艺,人数多了难免会出问题。为了便于管理,清顺治十年(1653年),他们自发地成立了一个组织———“三皇会”。
每年的五月初五即传说中“三皇爷”生日那天,都会在沁州举行“三皇会”,来自各地的盲艺人在一起交流艺术、商讨会内事务。因为当天正好是端午节,所以又称为端午会。民间也称“老州会”。现在的沁州书会也是从“三皇会”演变而来。
至于三弦书的流派,最初则有两个,即北会和南会。这是按照地区划分的,因为每年的“三皇会”都有很多盲人来参加,因参与人数太多逐步分成了两个会,北边一派,南边一派。若干年后,北会中有些会员技艺比较高的艺人,因难以管教,就派生出一个新的流派,叫做新成会。魏应中认为,“这就相当于戏剧里的流派。每一个流派的唱法都不一样,但是外行人一般听不出来,只有内行人才能分辨。”
2 会唱三弦书的艺人已不多了
老一代的沁州三弦书艺人逐渐老去,新一代的年轻人又没有人愿意学。目前,整个沁县盲人曲艺团会唱三弦书的艺人只剩下三四位。栗四文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沁州三弦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栗四文今年54岁,唱三弦书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是唱三弦书里不多的明眼人。上初中时,盲人宣传队(即盲人曲艺团的前身)经常去各个村子演出,自幼爱好文艺的栗四文总是逃课去听。他特别喜欢听,每次都要全部听完才去学校。初中毕业后,18岁的栗四文开始学习三弦书,“因为我先天腿部残疾,不能下地劳动,也想给自己找个可以糊口的工作,所以就起了学唱三弦书的念头。但当时会唱三弦书的全部都是盲人,老艺人根本就不收明眼人做徒弟。还好我的师傅认为我是块唱三弦书的料,就把我收下了。”
沁州三弦书是口传心授的曲艺艺术,想要记住那么多的唱词,需要极大的天赋和很强的记忆力。盲人学说书很吃力,因为他们看不见,但作为一个明眼人,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我看着就能学会,学了三年以后,老师傅说可以出去自己演出了。但我总感觉还不行,就又多学了一年,学了四年才出师。”
栗四文刚开始学艺时,盲人宣传队中有六七十个队员,但现在却只剩十六七个了,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唱三弦书。老一些的艺人唱不动了,一些已经出师的年轻人又因为经济问题而转行另谋生路了。但栗四文却一直坚持着,现在仍经常四处演出,一年四季很少间断。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爱好使然。自从沁州三弦书申报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栗四文就经常去外地参加一些比赛,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在为数不多的几位会唱三弦书的艺人中,还有27岁的郑明明,他是团里年龄最小的三弦书艺人。自幼双目失明,13岁时,父亲为了能让他有能力养活自己,把他送到了老艺人骈忠堂处学艺。盲人学唱三弦书,纯粹就是口传心授,“一开始学的时候,真得很难,我是那种天生没有艺术细胞的人,唱出来的音根本就不在调上。是师傅陪着我下功夫去练,终于找准了音。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就是背书,我没有念过书,那些唱词全靠师傅一句一句地教,我死记硬背下来的。弹三弦也是靠死记,哪个调该弹哪里都是师傅在身后手把手教出来的。”说起学艺的日子,郑明明仍然很难忘。
学了三年后,16岁的他就跟着团队出来演出了。如今的郑明明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2012年6月,同李志忠说唱的传统书段《抢铜钱》参加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得好评;2012年9月,同李志忠说唱的传统书段《抢铜钱》获得长治市上党戏曲曲艺大赛三等奖。
3 即使再难也要将它传承下去
沁州三弦书形成于明清时期,那也是它发展最旺盛、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时期。此外,在解放前,老百姓也比较喜欢这种曲艺形式。因为那时的科学尚不发达,农村人的文化生活主要就是听书、看戏。但近年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和流行,人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了,但民间曲艺却还是老一套,没有改革创新。喜欢看的人肯定会少很多,“花钱看没人来,但如果是免费观看,还是会有人来的,这可能和人们的经济条件、思想文化和习俗有关。”魏应中说。
既然喜欢看的人少了,那想学习这门曲艺的人当然也少了。相比较三弦书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学跳舞、学小提琴等。在一些人的观点里,说唱三弦书,那是盲人做的事情,正常人是不可以做的。甚至连许多盲人都不再学艺,而去从事盲人按摩等更为赚钱的行业。近几年,一些曾经从事沁州三弦书的艺人也纷纷转行,三弦书的传承问题让人担忧。
沁县县委、县政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传承保护三弦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各种角度宣传推广三弦书。首先人们得接受它,才有可能去学习它。“我们实行了三弦书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三进’活动,带着盲艺人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去社区做培训,到农村文化站表演推广,将三弦书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这么做虽然有所成效,但还是不够。”魏应中表示。
近两年,沁县文化馆还开设了培训班,聘请名艺人为老师,招募志愿者,招聘新学员。对于学员的要求也逐渐放开,开始招收正常人和女性,尽可能地将沁州三弦文化传承下去。“这几年,我们每年还要举办一次沁州书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邀请各地的曲艺艺人聚到一起进行曲艺演出。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让一些老艺人来个观念大转变,逐步提升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自愿演出,没有钱可赚,但是却能够提高知名度,同时也能扩大沁县三弦书的影响。”魏应中说。
除此之外,魏应中还自发创办了一个网站——沁州书会网,上面有一些沁县三弦书的经典段子,获奖曲目和传统曲目都有。这样做同样是为了宣传。“尽管保护和传承的道路很难走,但我们一直都在很认真地做这件事情,想尽一切办法。”魏应中坚定地说。
山西晚报记者南丽江
延伸阅读
大鼓三曲
《大鼓三曲》是流传在沁县的一支古老音乐曲牌,演奏用主要乐器为唢呐、小鼓、小钗、大小锣。其中,唢呐为高低声各一把,同时吹奏,乐中鼓点不断,调式平滑,节奏明快。所以名“三曲”,是由三个短曲组成,曲前有前奏,称“连三板”,据传属古代祭祀礼乐,经常在庙会和办丧事时吹奏,曲调连贯,委婉流畅,特色鲜明。乐艺人在表演时穿着特别的衣帽,随着节奏行进,气势恢宏,具有庙堂音乐特征。
据音乐传人段柳村王守云介绍,《大鼓三曲》师承光绪年间康公村贺八斤、贺石成兄弟。兄弟俩原名王八斤、王两成,是当时沁州远近闻名的民间吹奏师傅,人送大号“贺天王”,日久,索性叫贺八斤、贺石成,贺石成之子贺秃孩为贺天王唯一传人。段柳东王村王丑孩12岁给贺秃孩做徒弟,可惜贺秃孩27岁就去世了,从此《大鼓三曲》就只有东王村王丑孩会吹奏,后来王丑孩又传给自己的儿子王守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已列入上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使我们永远能享受到那古风犹存的清歌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