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社火都会成为我县城乡群众争先观赏的民俗文化,传统的集市、庙会、节庆等活动为民间文化艺术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广泛舞台,成为全县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孕育、发展、壮大的温床和苗圃。本期将活跃在我县城乡的民间社火十余种列举出来,以飨读者。
民间社火,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传统有:龙灯舞、狮子舞、挑高、高跷、旱船、跑驴、竹马、扛箱、二鬼扳跌、老汉送闺女等。引进有左权小花戏、陕北霸王鞭、延安扭秧歌、高平九莲灯、晋南花鼓、晋北二人台等。这些社火分布全市,挑高秧歌则沁县独有,扛箱多在襄垣侯堡,舞狮沁县、长子等县有名,龙灯舞以壶关县较好。
●龙灯舞
龙灯舞是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之一。解放前龙体内安装的是蜡烛,有了电后安上电灯更为壮观。解放后每年过元宵节进行龙灯舞大赛,金、黄、白、红、绿色各彩龙上下腾飞,穿云破雾,连绵起伏如长河滚滚,似追星赶月,十分壮观,令人目不暇顾,心旷神怡。龙灯制作,用布扎成龙状(平年为12节,闰年为13节),龙头里安明灯。用20多个后生挑之,龙头前用一个身穿彩衣青年,手持绣球引龙叫"耍龙灯"。大多数为两条龙争一绣球,故叫"二龙戏珠"。随着欢快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鞭炮声,龙跳跃起舞。
●舞狮
狮子舞又名"耍狮"。用竹子、木料、布、油漆做成狮头,用布和麻、毛等做成狮身狮尾。表演者两人一前一后,共披一狮子皮。前者双手举狮头,双腿足做狮的前腿蹄(穿狮腿蹄),后者抱前者的臀部,双腿足做狮的后腿蹄。有一人或两人身着黄衣扮做驯狮的武士,手捧绣球,在前引狮子撩逗表演,故有"狮子滚绣球"之别称。表演有徐行、奔跑、跳跃、打滚、歇凉、挖痒、登荡板滚绣球、两狮争绣球,还有垒数桌登高,更有扎高塔爬山等惊险表演。还有双狮跳板滚球,争抱球等高难技巧表演。
舞狮起源于南北朝,已有1000多年历史。随着华侨已传到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
●高跷
源流无考,全市普遍流行。在一米或二米高的木棒中间做一木拐,表演者踩木拐,过去水平高者不用绳绑,后大部用绳缚腿,谓曰"踩高跷"。
高跷舞是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就长治地区来说,多在正月十五和一些传统的庙会上出现。表演人数不限,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表演者的传统服饰是身着中式彩服,头围彩巾,腰系彩带,手持彩扇,但随着表演内容的逐步丰富,着装也就因所扮人物的不同而各异了。高跷舞的基本动作是秧歌步。表演时,一般在八音会的伴奏下,边踩、边唱、边舞,做一些"走圆场"、"穿八字"、"扭蒜瓣"、"退车皮"、"穿剪箍"等动作,扮演"丑角"的常常是一些技艺的高手,其动作诙谐、幽默,如:手持"彩蝶"、骑"假驴"等都是情趣横生的表演。
与其他乡村的高跷舞相比,郭村镇元王村的高跷别具特色,不但跷腿高,而且能表演一些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如"过断桥"、"跳高凳"、"跌八叉"等。元王高跷,在全市是很出名的。每逢年节或庙会"闹红火"时,人们总忘不了欣赏一下元王高跷。元王高跷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吸收了外地的一些表演技巧。发展至今,踩高跷已经成为元王村民们喜爱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孩子们从小就跟着大人学,村里好多群众几乎都是踩高跷的好手。
●旱船
起源无考。长治有了旱船是清朝乾隆年间,流行于襄垣、沁县、长子、长治、黎城、潞城等县。
旱船是用竹木、彩绸、彩布等扎成船头,用挎带系在表演者的颈部,船底用绿绸遮掩人腿,人跑起来,船就像在水中乘风破浪,颠簸前进。一般由2至4人为一组表演,1至2人坐船(多为女性扮演),1至2人赶船为艄公。
旧社会旱船表演节目有:《水漫金山》、《水淹七军》、《龙宫借宝》、《许仙游湖》、《游龟山》等。建国以来,除扮演古装戏外,又增添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侦察记》、《海港》等现代戏。旱船已有200多年历史,近年又增加了蚌、鱼、虾、乌龟等水中动物。旱船由四个增为二三十条,走场有:"八字"、"十字"、"四角"、"蛇脱皮"、"蛇盘九颗蛋"等,跳跑起来飘飘欲飞,万船争渡,饶有风趣。
●跑驴
跑驴解放前我市虽有,但多数为老汉赶驴送闺女送婆姨。表演者一男一女,女的骑驴,男的赶驴,均为丑角行当。骑驴者摹仿竹马,胸前挎一驴头(用竹纸张糊成驴头),臀后挎一驴尾,两侧腰间扎两条假腿扮作骑驴状,人腿扮作驴腿。表演时,表演者下肢表演毛驴跑场、尥蹶子、踢人等动作,上半身相应地表演骑驴的姿态。赶驴者配合做出各种动作:一忽儿驴前,一忽儿驴后,扭、闪、跑、跳,妙趣横生。解放前多为一头驴或两头,解放后到如今多为数十头驴,还配合各种政治宣传、说唱。
●杠箱(攉筛杠)
扛箱是旧社会迎神赛社送香会时敬神一种仪仗形式。意思是献给神灵金银珠宝。
扛箱是用食盒架和竹木料布等扎成的箱子,顶上正中插一米至两米的鸡翎掸,用一根六米长的轿杆,由两人抬着表演。表演者头裹红巾,腰扎板带(多为黄色),脚穿红缨穗软鞋,后部红色,颇有武士气概。表演时,表演者肩抬扛箱,手舞足蹈,箱沉杆软,忽上忽下,2至8只扛箱,前后穿插(走8字)进进退退,随着舞蹈动作,箱子里装挂的门铃,发出"唿啷"、"唿啷"的声音,节奏强劲,激昂的细吹细打的音乐,扣人心弦。庙会扛箱活动历史已有200多年。解放后破除迷信,这种活动终止。近年来,扛箱改为民间舞,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
●秧歌舞
秧歌舞又名扭秧歌。抗日战争期间由延安传入上党。1942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1943年春节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首先发起,改造群众旧艺术的新秧歌运动。不久,即传入抗日根据地,解放后逐渐普及。据太行行署编印的《太行区1945年教育工作概述》中记载:"年关的文化娱乐,在今年比过去更加进步了,广泛地发展了秧歌队与广场剧。以襄垣、平顺、沁县3县来说,几乎各村都普遍地参加,而且有很多老汉和小孩"。沁县秧歌队有40多个,起初二三十人,后来大村发展到百人。节目大都是以"拥军优属",发展生产,全国人民大团结反对内战等为主题的内容。秧歌队带头人是手拿镰刀斧头、钢枪的工农兵。扭秧歌群众分别化妆为工、农、兵、学、商。舞步极为简单,着重是奔放矫健的大动作,伴以锣鼓点打击乐扭着上场。走场有走8字、四角、蛇脱皮等。然后转成圆圈且歌且舞,最后由主要角色进行表演,根据剧情,该唱、该说即兴演出。解放初期到1953年全市盛行,到后来群众文化日新月异,但扭秧歌这种运动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霸王鞭
霸王鞭,又名打花棍。抗日战争期间由陕甘宁边区传入,是儿童一种传统表演歌舞,花棍是由3—4尺长的木棍,用彩绸裹之(有的把棍油漆成彩色),两端扣眼孔,扎上彩穗、铜铃。表演动作有单打、双打、绕头、过腿、翻身打脚等。表演时,由领队用哨或口令指挥。几十名,甚至百人以上的男女儿童,动作一致,舞蹈整齐,花棍飞舞,并且伴唱抗战歌曲,边打边唱,激动人心。解放初期,春节、元宵、"六一儿童节"全市盛行。 1998年8月15日,长治市举行"神农节",沁县重新组成霸王鞭队参加表演,把这一将要失传的节目得以弘扬,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打花鼓
打花鼓是建国以后,由晋南传入我市,流行于襄垣、黎城、潞城、武乡、沁县、沁源等县,盛行至今。
花鼓术有腰鼓、胸鼓、挎鼓、背鼓等,有站着打、坐着打、躺下打、扭身打,花样丰富,多姿多彩,技功高超。其鼓点节奏紧凑、动听,且舞且打,有时如猿猴之敏捷,有时如猛虎之威风,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二鬼扳跌
"二鬼扳跌",由一人扮演。即真人胸前安个上半截假人,与真人相对,背后股下安两条下半截假腿,与真人相背。形似真人抱假人,假人抱真人。真人抱着假人在社火队伍中,一仰一合,如同摔跤,人称"二鬼扳跌"。这种民间社火在长治市各县区都有。
●抬杠
是用一条扛子中间编一彩小楼,顶部插三根羽翎(中间的要长),楼上多安铃铛,两人抬着一进一退,一晃一摇,铃声叮当,壮观异常。也叫"晃杆"或"闯铃"。
●晃官
晃官,是用两条长杆,中间绑一椅子,上坐一位倒穿官衣,倒戴官帽的三花脸丑官。抬者上下晃动,丑官做着各种滑稽动作,逗人笑,解放初期改为扮演阎锡山、蒋介石及胖地主豪绅。
●攉官
攉官,是用一条长杆,杆头绑一椅子或铁架,上坐奸官,由一条绳子拴着,有人一拉奸官被攉起,绳子一松奸官被跌落。奸官发出各种叫苦声,意为鞭鞑贪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