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 当前第4版 PDF
康熙重臣吴阁老

康熙一朝,山西出了两位位极人臣的宰相,这两人的家乡相距不过百余里,同朝为官,彼此还是很好的朋友。

一位是沁州的吴琠,一位是泽州的陈廷敬。

陈廷敬中进士比吴琠 早一年,吴琠 入阁比陈廷敬早五年;吴琠 是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康熙三十七年),陈廷敬是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二人都是康熙股肱之臣,均受重用,但吴琠 曾任首席大学士,陈廷敬却从未当过"宰相班长";吴琠 负责《大清一统志》,陈廷敬主编《康熙字典》;吴琠 谥文端,陈廷敬谥文贞;康熙皇帝说吴琠 "为人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向其他官员夸赞他"若官员尽如此辈,百姓又有何苦",说陈廷敬"宽大老成,几近完人",《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为"清勤"。

然而,三百年后,这对好朋友的际遇全然不同。

陈廷敬故居"午亭山村",又名皇城相府,地处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占地10万平方米,现被开发为国家5A级景区,国内外大名鼎鼎。去年国庆长假接待游客……而其墓地占地1.6万平方米,有保存完好的康熙皇帝御书挽诗碑及10通镌刻康熙皇帝御制祭文的碑刻。

相较之下,沁县徐村的吴琠 故居已然不存,祠堂破败不堪,仅余一门楼风雨飘摇,墓地尚有几块石碑,却蒿草丛生,落寞凄凉。

1吴琠 后人分布在沁县32个村

民谣"沁县三件宝,鸡蛋、瓜子、吴阁老"已传了300多年。话虽粗陋,却说明沁县人把吴阁老当作自家的宝一样珍视。但吴阁老身后境遇如此,难免让人唏嘘。"皇城相府那般好,吴阁老家却连一砖一瓦都没留下,唉!"徐村人这样感叹。

听了这话,吴德斋反倒笑了,"人家陈廷敬家本就富裕,'皇城相府'是他祖上就开始修建的,到陈廷敬,不过盖了一小部分。吴阁老呢,我看过一些关于他的书,书里头记载,他到去世时家里也只有五间茅草房。"说到此处,吴德斋不由得感慨,"我一个小学教员,一辈子还盖了五间房,几个孩子也都出去工作了。可吴阁老活着清贫,死后也不讲究,吴家祖孙三代都埋在一个坟里,不像人家陈廷敬,起码还有个自己单独的坟呢。"

吴德斋79岁,是吴家第十五世。"我是吴琠 六叔家的后代。"吴德斋解释说,吴家开枝散叶,现如今沁县有32个村里住着吴琠 家族后人,沁县下清河村住着一位叫吴永寿的老人,今年虚岁81,是吴琠 二儿子的后人,算来该是吴琠 的直系亲属了。"据说他家保存着一箱子吴琠 做官时的圣旨,结果'文革'时全给拿出来烧了。"提起这些往事,吴德斋不住地叹气。

吴德斋还很小的时候,去过月岭山上吴阁老的祠堂。那祠堂里有些什么器具,一应物品的摆设,建筑风格、石碑的位置,他大约都还记得,甚至连一道后门门楣上的字都清晰未忘,"那上面写了八个字,'郑连榜里,桂林交里',什么意思,我一直没搞清楚。不过,"吴德斋肯定地说,"祠堂里总共有9通石碑,这是不会错的。"

难以想象,现在这座只存在于吴家后人记忆里的阁老祠堂,1946年之前曾是那般热闹。"每年的四月十二,吴阁老祭日那天,沁县所有吴姓家人,不是一家派一个代表,而是全家都来,祭奠先人,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吴德斋说着说着,不免痛心起来,"曾经那么繁盛的祠堂,后来一点一点地被毁了。先是1939年日本人烧了一部分,后来1958年修水库,村里人都移居到山上来,阁老祠堂里就住了30多户人。水库修好了,人们搬走了,祠堂也不行了。""1989年出版的《吴琠 文集》里,有关于祠堂的大致描述,前殿、后殿、钟楼、鼓楼、戏台……规制齐整,一应俱全。"

三四十年前,徐村有位老先生写了个《祠堂志》,把吴阁老祠堂的建筑布局都写了出来,里面还画了个平面图,"吴阁老祠堂是个甚样样,这下人们可算知道了。要是以后有人愿意出资修复,重现阁老祠堂,咱们也有个参考了呀!"吴德斋高兴地挥舞着手。

2墓穴简朴 常人难以想象

绕到月岭山水库后背,越过老马岭,一路磕磕绊绊,道路崎岖难行,不知走了多少里路,总算来到吴阁老墓地所在的坟上村。

坟上村,顾名思义,与吴阁老墓地有关。听当地人说,这个村子是吴阁老守墓人的后代慢慢发展而来的。但吴德斋对此不甚赞同。他说,吴阁老的祠堂、墓地,历年来都有村委会安排,一个人连着一个人看着、守着,"我还记得最后一个看坟人,叫吴糖臭,如果活到今天,他也110多岁了。"

爬上一座小山岗,吴琠 墓地赫然在前。墓地现存御赐大学士谥文端吴琠墓碑一座、谕祭大学士谥文端吴琠 文碑一座,碑高丈许,盘龙雕首,下有碑座,上方建有砖石碑亭。其中的一座是早年损毁,近年重建。

除却这些,再无他物装点,阁老墓地名头响亮,实则简朴异常,坟头荒草萋萋,十分孤清落寞。难以想象,2005年,这里曾举办过"纪念吴琠 逝世300周年"的活动。"每年八月十五、过年,吴家人都有来上坟的。原来坟地的西北角还有个钟楼,有人来上香,看坟人就敲钟。最后一个看坟人死后,三四年的光景,钟和楼都没了。"吴德斋说。

吴琠 的墓在上世纪40年代曾被打开过。时过境迁,谈及此事,吴德斋语气里依然有掩不住的惋惜和崇敬。"挖开他的墓穴,墓里没有任何珠宝玉器陪葬,只有十多副锡制的供器。棺木内,阁老身穿龙褂朝服,盖着绣花锦缎被子,旁边放着十多件丝织夹单衣,枕边一副老花镜,镜框上缠着布条,挂耳是两条普通的棉线。最贵重的是一条玉带,也给了政府。墓里起出来的几件衣服,后来村里剧团唱戏缺衣裳,还拿去穿了几次。"

3吴琠后人想给阁老立个像

沁县人常提起吴阁老。

"说徐村的时候,会说哦知道,就是吴阁老的那个村嘛。"吴德斋宽厚地笑笑,接着说,"听说我姓吴的时候,会说哦,是阁老后人呀。然后,那人的神情就恭敬起来了。"

在大多数沁县人看来,吴琠的成功,除了他的学识、机遇外,还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吴阁老仁厚平和、勤奋好学,一生以书为伴。吴琠 为官生涯三十九年,关心民间疾苦,悉心操理政务,从不结党营私,从不收礼索贿,无论身处七品芝麻官还是荣升封疆大吏,不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置身鱼米之乡,都清正廉洁,始终如一。在太平年代,身处奢靡之风日盛的官场,能守住内心,坚正操守,实乃今人学习的好榜样。

正如一些人评价的那样,吴阁老做官最高时,家里还是"陋巷蓬门,隐约寒素",他官居一品了,其父仍然"布衣敝冠",即使是被戏称为"南阳草庐"的吴文端公书院,到他死时方才修缮完毕。身前身后,吴琠 不贪不占,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真正两袖清风。

面对这样的先祖,"我想在徐村竖个吴阁老的石像,"几年来,吴德斋心心念念想着这个事,"这样一来,外地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吴阁老的家乡,就能想起他的人、他的事。" 山西晚报记者王晓娟

●延伸阅读

河东孔子或葬于此

铜革是 山上,有石洞几眼,据传为文中子王通讲学之所。但近年来,有专家考证,认为这是随山而建的石墓。

这座石室分东西两室,室高1米多,进深两米,南北长两米多,两室规制基本相同,内部均设有约1米宽0.2米高南北向的石质棺床。洞口还设有栓门石槽。两室并排,可能是夫妻并葬墓。

王通,号文中子,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人,隋末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河东孔子。沁县有研究学者认为,王通曾在铜革是 山上设帐讲经,边耕边读,一待就是4年。唐朝开国前夕,也就是617年,王通不幸英年早逝。据学者猜测,乡邻及他的门生可能会按唐初休养生息、倡导山葬的政策,尊重先生简朴素性的生活方式,在他隐居多年的铜 革是 山腰,凿石洞而葬之。

吴琠 曾来此登临凭吊,留下诗句:

石室铜山麓,祠台玉水阳。

清风留俎豆,盛迹自隋唐。

房魏勋名远,河汾教泽长。

登高频览眺,古道郁苍苍。

石室上方写有字迹,从右往左读,前面的字完全毁掉,只有"遗址"二字还依稀可辨,石波说,前几年他来看的时候,上面写着"文中子讲学遗址"。

在这"遗址"之上的铜革是 山巅,曾有座文中子祠,据传初创于唐。而今祠堂已不复存在,后人只能站在遗迹上遥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