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2版 PDF
农机助秋收 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本报记者 常鹏潇 秦超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记者采访发现,田间地头很少见到农民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农业机械大显身手,成为秋收主力,这让不少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成为"甩手掌柜"。

"家里种了20亩地,都种的是玉米,以前每到收秋时,就得把在外打工的孩子们召唤回来,赶着时间忙农活,从早受到晚,也干不完庄稼地里的活,就得匆匆返回打工地。单位扣钱,路上花钱,在家活受罪"。家住漳源的60多岁的刘建民说。

"现在收秋用玉米收割机,省时省力省钱…….摘棒、剥皮、秸秆还田一气呵成,这二十亩地不用一天的工夫就干完了,送到家门口一亩地100元。我和老婆啥也不用干,坐等收粮,孩子们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挣钱。"

刘建民说,今年人工收一亩地,管吃还得90到100元,连扒带送费用更大了,完了秸秆还田又得钱,拖得时间又太长。以前总觉得有机器收,损耗大,现在看来除了地头的一些稍有些损耗,其它的收的就很干净了。"

王贵成去年买了玉米收割机,花了 钱。王贵成说,去年收秋好多人家还是雇人收玉米,今年雇人的就少多了,都不用自己手工收的了。这些天不少庄稼都还在地里,等着机器收,天天上我家等着机收的农民排得满满的。

县农机中心主任史艳玲告诉记者,全县玉米种植面积31万亩,随着农民对农机认识的逐步提升,机收面积将突破去年的10万亩,达到11至12万亩。为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我们中心还争取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面积3万亩,补贴资金90万元,共规划10个乡镇,59个村实施项目。今年,农机购置政策下来,我县十分重视政策的贯彻落实,制定了《沁县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电视、报纸、会议等多种宣传方式让农机购置补贴程序、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资金等进行宣传,让政策家喻户晓,仅全县就新增玉米收获机30台,保有量达到112台,新增收获机以三行四行为主,日收获量最高可达80亩,将老百姓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秋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