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2版 PDF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实验中学课改探秘
卫智慧 张卫星

"2015年全县中考前十名占其八,前二十名占其十五,考入太行中学、长治二中8人,同时高考达线244人。"实验中学在今年的中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有人问成功的秘诀何在?拿业内人士的话"功在课改",持续推进课改是实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

校长:推动课改矢志不移

"在教学条件一般,生源较差的条件下,如何能够突破发展瓶颈,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实验中学校长李效德一直思考的问题。2009年,李校长在深入杜郎口中学、原平一中等课改名校考察、学习之后,毅然决定在实验中学推开课堂教学改革,并提出了"质量立校、改革活校、特色强校"的基本思路。

万事开头难。课改的首战就是观念的转变。面对教师们对课改的不理解和抵触,学校组织先后到清徐、新绛、原平等课改学校观摩学习,并归纳出《课改需要注意的21个问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归来,教师们思想松动了许多,纷纷带着"试一把"的心理去经营自己的"课改试验田",各班的实验教学相继铺开。

为巩固新常态推进课改,该校先后邀请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崇善和市教育局副局长郭文等专家来校指导,与沁源、襄垣、长治县等兄弟学校展开横向交流,在吸收、消化相关经验后完善了"问题引领的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六环节"教学模式。课改课堂确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课堂改革也得以循序渐进。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该校选派教师们参加了各种课改经验交流会和区域教研活动,吸取了各地的好点子、好做法,同时在校内积极进行课改实践,苦练内功,以自身素质的提升引领高效课堂的实施。

2010年10月,长治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在该校隆重召开,推广了他们的课改经验和做法,也为该校进一步深化课改注入了强大动力。2014年该校中考600分以上人数比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33人,2015年上升到37人。该校还先后荣获了"长治市课改示范校"、"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和"三晋课改示范校"等荣誉。

教师:探索教改锐意创新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实验中学有自己的特色课改模式,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套固有的模式。在课改实施中,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探索之一:突破单打一备课模式为复合式集体备课模式。教师们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探索"主备+特色"的方式,即有经验的教师或骨干教师进行主备课,然后将教案提供给同学科教师。在拿到主备教案后,大家还要根据各班学生情况、个人教学特点等对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二次备课。在"六环节"备课中,教师们还注意将各个学科的特点凸显出来。比如"创设情境"环节,语文学科可能播放一首歌曲,化学学科可能展示一个实验,地理学科可能展示一幅地图。再比如"展示反馈"环节,政治学科或许是一个情景剧,历史学科或许是一个辩论赛。"六环节"中常量(Y)+变量(X),既贴合了学科实际,又使课堂更具魅力。

探索之二:突破课堂教学老师灌输式向学生参与式转变。设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大胆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孩子们,说说你们在大自然中见到的美景",老师的提问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巧妙的提问中得到了调动。"请3组2号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提问把一些不够主动的孩子调动了起来。在政治课上学画脸谱来认识喜怒哀乐,在数学课上在四周黑板上展示多种解题方法,甚至在英语课上回答开放性的提问,这些都给了孩子们更多参与的可能,让他们在探究中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学生参与教学,点燃了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事例不胜枚举。

探索之三:突破自备自教式向互通资源共享式转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家通过听课可以吸取别的教师的先进经验,通过评课又能将自己的疑惑互相交流,探寻好的思路和方法。"听评结合"带动了教师们对课改课堂的探索和思考,同时有助于课改中困惑的研讨和解决。课后反思也是老师们的"必修课"。他们将自己在课改中的疑惑、心得加以提炼,总结,形成一篇篇很有见地的课改论文。搭建了互帮互学、合作共赢的教研平台,校办刊物《教研通讯》和《实中校报》让老师们有了发表心得、交流经验的用武之地。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也经常能够看到该校教师的论文,仅2014年,该校就有6名教师在山西省教育学会论文、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有15名教师获二等、三等奖。

学生:实践教改拼搏追梦

成功的教育在于以学生为主。教书育人、培育自信、增强兴趣、掌握方法……实验中学在学生主体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

一是帮学生找回自信,激发其自身潜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省级优秀班主任姚丽红这样说。姚老师班上曾有个后进的孩子马宇慧。这个孩子出现了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更严重的是经常逃课去网吧。姚老师坚持给他"递纸条",在纸条中告诉他"数学老师说你上课很认真"、"语文老师说你很有潜力",让他在交流中感受到关爱,发现自己的重要性,慢慢建立起自信。在老师的帮助下,马宇慧同学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他从以前全班倒数的成绩一直进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像姚老师这样关爱后进的教师在实验中学不在少数。

二是帮学生增强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崔璐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时,尤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当时,电影《后会无期》正在热播,他们班上掀起了"韩寒热"。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她自己也找来韩寒的作品集,认真阅读,读后与学生交流。学生们觉得与老师之间有共同话题,讨论很激烈,连一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一下子变浓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每周都要读3-5本书,写日记、作文等作业都能主动完成,而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帮助孩子们增强学习兴趣,成为实验中学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三是帮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成人成才欲望。"课前做好预习,课堂展示风采"、"能把别人教会,自己才算学会"这样的课改标语遍布整个校园,各班的班主任寄语、学生名言和小组口号等都起到了宣传课改理念,营造课改氛围的作用。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科技专家和法律专家为孩子们讲解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该校每学期都联系书店提前把新书发下去,让学生在假期就对书本进行一次自主学习。除了假期预习,该校还提倡"课前主预习"和"随堂小预习"。学生们在课上自主学习、回答问题、交流展示外,课下还能自主选择音乐、舞蹈、乒乓球等课余活动形式。在课改课堂各个环节,孩子们都能自主安排活动,按时完成任务,真正成为课改的小主人。

四是帮学生提升素质,培养互助共赢品质。2015年全县中考状元赵梦圆是该校233班学生,她在班里当过小组长,当过数学课代表。一开始别人告诉她当小组长可能会影响她学习,她自己也动摇过。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当上了小组长,还被选为课代表。她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课上组织小组成员参加教学活动,课下督促大家完成相关任务,在这个服务同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锻炼。

从"创设情境"到"自主学习",再到"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课改课堂每个环节的主角都有学生的身影。学生们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追梦的主人,老师成了"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