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翻阅《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于“人定胜天”这一词汇给出的解释皆为“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其中,“人”指人类,“定”为一定能够,“胜”为战胜,“天”指自然,整个词组断读为“人/定/胜/天”。现在多数人都接受了这种解释。
“人定胜天”的口号,在毛泽东时代,几乎响彻天空。那些年,“人定胜天”这一观念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念念不忘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其实,这种解释与古人的本意相去甚远,或者说根本违背了这句成语本来的意思。关键在于对“定”字的理解。
“人定”是一个词,在古代指“人心安定”。宋代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而“人定”是一个词。“定”并非“一定能够”的意思。《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书·金滕》:“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定”均为“安定”之意。《说文解字》云:“定,安也。”《尔雅·释诂》云:“定,止也。”这些都是指“定”字的本义也。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以为“定”为“宁”之转注字。“宁”也为“安”意,就是安定、宁静之意。
“胜天”,语出《逸周书·文传》,其云:“兵强胜人,人强胜天。”晋人孔晁注云:“胜天,胜有天命。” “天命”指上天之命,也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胜”字,准确的理解应为“胜于”,“胜天”,即“胜于天命”。“兵强胜人,人强胜天”,意思就是“武器强大(先进)了就会胜于人,人力强大了就会胜于天”。
与“人定胜天”结构相仿的词汇还有《史记·伍子胥列传》里“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从语法上说,“人众者胜天”中的“者”字和《龙洲集·襄央歌》中“人定兮胜天”的“兮”字一样,都是语气词;“人众”两字和“人定”两字都不能断读。那么“天定亦能胜人”中的“定”字不能作“一定能够”的意思解释。否则,这个“一定能够”和后面的“亦能”二字重复,有画蛇添足之举。“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的原始涵义,就是指某些人可以凭借人多势众,逆天理而行,一时得逞,但一旦老天安定下来,就会击破强暴之人。
从整体来看,“人定胜天”的本意就是“人定兮胜天”,即可理解为“人心安定胜于天命”,也可以理解为“人心安定就会胜于天命”,而不是“人兮定胜天”(人一定能胜天),不能把“人定”解释为“人一定能够”。
《汉语成语词典》等仍然把“人定胜天”曲解为“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这是对传统理念的歪曲,应该予以矫正,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