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王通讲学地之沁县说
谷丰 整理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开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大业十三年( 617年),生年34岁,是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中子”。

王通因《隋书》无其传记,以致历史上曾遭怀疑是否有其真人。但在新、旧《唐书》中的王绩、王勃、王质传中均有提及,称其为隋末大儒。

后人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中说》一书。《中说》所反映的王通思想,有许多可贵之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在文学上,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在今天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忿而东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因王通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近年出现了王通的籍贯之争,至少不下五处:一是太原说;二是祁县说;三是万荣说;四是襄汾说;五沁县说。而就王通的讲学之地,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如今见诸报端网络的也有四处之多:一是万荣说,即史籍载龙门县万春乡。万春乡也即今天山西万荣县通化乡,通化乡原属河津县,1954年划归万荣县,位于龙门县南、汾水之南。《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文中子世家》《中说》中有确切记载。二是河津说,即龙门县之黄颊山、白牛溪。黄颊山、白牛溪位于今河津县东北,故王绩《游北山赋》称之为“北山”(黄颊山名沿用至今)。由《游北山赋》《负苓者传》《中说》所明确记载。三是稷山说。稷山境内的紫金山尚有“文中子洞”。在文中子洞的洞口上方至今存留着明代的石刻文字:“万历三十年闰七月吉日重修”及“稷山紫金山文中子隐居处”。《永乐大典》卷六千八百三十八:“文中子避乱所居之地”在(万荣)“县北五十里”。光绪版《河津县志》:“县东北二十五里,即文中子、东皋子隐居处”,民国版《乡宁县志》:距县城南百余里有文中子读书洞。稷山说认为,无论是万荣县北五十里、河津县城东北二十五里,还是乡宁县城南百余里,它们所指的都是稷山县紫金山中的"文中子洞"。四是沁县说。沁县古称铜革是,在今县城南25公里处的故县村,是唐代铜革是 县城遗址,村东北的紫金山(也称铜革是 山)尚有文中子石室。

文中子讲学地之沁县说,在历史文献、现存实物、名人诗词中都有提及,应该信实:

一、文献考证:省州地方志均有记载

《明一统志》卷二一《沁州·祠庙》:“文中子祠,在州城南四十里。文中子,隋王通也。通尝读书于此,后人为立祠祀之。”

清雍正十二年觉罗石麟等撰《山西通志》卷二五《山川九·沁州》:“铜革是 山。在州南四十里,一名紫金山,有文中子书室。”

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七四《陵墓三》河津县:“文中子墓,在县南三十里通化村。按曲沃、沁州,胥有文中子墓。”

乾隆《一统志》卷一二○山西《沁州·人物·流寓》:“隋王通,龙门人,寓居铜革是紫金山,有石室。”

清乾隆三十六年姚学瑛等纂《沁州志》卷一《山川》:“铜革是山。一名紫金山,见《一统志》。在州南四十里故县镇东北。即文中子读书处,上有文中子祠。”又云:“白玉河,在州南四十里。源出蟠龙山,分派合流,东南行二十余里,经铜革是山下,波流澄澈,水衣蝌蚪不生。相传隋文中子读书山中,时临流盥濯,水为之洁,故名。带绕止山东南里许,至故县镇东,与铜革是水合。”

乾隆《沁州志》卷二《祠祀》:“文中子祠二,……一在铜革是故县东北紫金山。即文中子读书处。县废入州,祠祀荡然,仅存石室。”

乾隆《沁州志》卷七《寓贤》:“王通。通尝读书山中。今石室遗址尚存。”

乾隆《沁州志》卷八《古迹》:“文中子石室。石室二,在故县镇东北紫金山之阳,即文中子读书处。”

二、实物印证:沁州建有文中子庙

清乾隆二十九年和王申等撰《清一统志》卷一二○山西《沁州·祠庙》:“文中子祠有二。一在州之铜革是山麓,久废。一在州学左,明万历中改建,本朝康熙中屡修,春秋致祭。有唐皮日休断碑,旧在铜革是山祠,今移学宫左。”

皮日休为唐代名士,如今在沁县文物馆尚有皮日休为王通撰写的碑文:

《文中子碑记·唐 皮日休》

天何言哉!民不可纵,是生圣贤。圣贤之道德与命符,是为尧舜;性与命乖,是为孔颜。噫!仲尼之化也,不及于一国而被于天下,不治于一时而浸及于万世,非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者乎?故孟子叠踵孔圣而赞其道。复出千世而可继孟氏者,复何人哉?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生于陈隋之世。以乱世不屑就仕,退于汾晋,序述《六经》,敷为《中说》,以行教于门人。仲尼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先生则有《礼论》二十五篇、《续诗》三百六十一篇、《元论》二十一篇、《易道》七十篇。孟子之门人有高子公孙丑、万章焉,先生则有薛收、李靖、魏征、李责力、房玄龄、杜如晦。孟子之门人郁郁于乱世,先生之门人赫赫于盛时。较其道与孔、孟实不相戾,岂徒然哉!设先生生于孔圣之世,余恐不在游、夏之亚也,况七十子欤?惜乎!德与命乖,不得睹吾唐受命而殁。苟唐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后于房、杜、褚、魏矣。后先生二百五十岁,生日休皮氏子,嗜先生道,业先生文,读先生《后序》,尚阙于赞述。想先生封隧所在,而为铭云:

大道不明,天地沦精。俟圣畅教,乃出先生。百氏黜迹,六艺腾英。道符真宰,用世阿衡。先生门人,为唐之桢。差肩哲孔,接武明卿。未逾乙纪,致我太平。先生之功,莫之与京。

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六《祠庙三·沁州》:“文中子祠,在紫金山下。相传文中子读书处。唐皮日休有记。县省祠废。明万历三十年,州守俞汝为重建于学宫左。”

明万历年间,沁州知州俞汝为重修文中子庙碑,并记有碑文:

《重创先儒之中子庙碑·明 俞汝为》

隋大儒王先生通,字仲俺,沁之铜川人,汉徵君霸之后也。世称龙门人。按《汉书》霸居广武,七世而迁。《六子书》仲淹自谓曰:“吾家铜川六世矣。”读书山中,遗址尚在,州人祀之乡贤。

父隆,为隋国子博士。开皇四年,生仲淹。十岁侍父侧,忧皇纲不振,父异之。十八年,父燕居,歌《伐木》而召仲淹,告以在三之义,仲淹于是有志四方。就族父仲华学《易》、河东关子明学《礼》、会稽夏王典学《诗》、东海李育受《书》、北平霍汲正《乐》,不解衣带者六年,而学已大成。西游长安见帝,上《太平十二策》。帝不用,作歌而归。再征之不至,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门人从游者以千计,房玄龄、魏征等皆人室弟子也。

大业中,召署蜀郡司户,再征为著作郎,并不就。仆射杨素重之,劝之仕,不应。常谓李勋等曰:“吾,周之后也,世习礼乐,不遇王者,其天乎!”所著有《礼论》十卷、《续书》二十五卷、《续诗》十卷、《元经》十五卷、《赞易》十卷,并未梓行。及卒,门人谥曰文中子。贞观初,弟子收其议论,分为六部,号曰《王氏六经》。又取问对之书,勒成《中说》。州人于读书处立祠祀之,以房、魏诸君子从祀焉。唐襄阳皮袭美志之详矣。祠在铜川紫金山。

余入境,以先儒道脉幸有存者,欲以身肩之,以请两台,报可。属州贰乔可大、参军鲍拱经纪其事。中祠堂五楹,设龛座。前后轩楹各三。东起茶厅、后寝堂各三。左右库房、东西庖室各三。祠前号房东西各五。固以重门,翼以便门,缭以崇垣。不三月而规制大备。中设隋大儒、乡贤文中子木主,以魏征、房玄龄、薛收、陈元、李靖、李责力、杜如晦、贾琼、陈叔达、温大雅、姚义等配享,从故典也。祀以春秋上丁,如祀乡贤仪。丹垩既饰,祀事孔明。翼如楚如,可垂永久。士民欢然相庆,谓:“数百年旷典,不图修举自今也。房魏事业,必有振而起者。”乃记其事于石,系之以铭。铭曰:

于维大道,苞钥自天。晦明续纪,千古已然。河洛未兆,孰启其先?洙泗既往,孰嗣其传?卓哉大儒,奋起铜川。遭隋之乱,韬光自全。讲道河汾,从者如泉。累征不起,潜心简编。亦有《中说》,为世真诠。羽翼斯文,厥功伟焉。庙貌既斩,二百余年。谁其新之?台省名贤。咸有德意,祗肃用宣。乃召匠氏,乃埴乃埏。工无烦费,士也告虔。有侐其宫,有楚其笾。以起后人,振迅而前。百世无斁,侑此芳筌。

三、名人佐证:沁州出土薛收撰《文中子墓志》

《全唐文》卷一三三所录薛收撰《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关系的关键性文献。薛收(592~624),是王通高足弟子、唐朝开国元勋,《旧唐书》卷七三、《新唐书》卷九八有传,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五一著录有唐永徽六年于志宁撰薛收碑全文。

薛收所撰《文中子墓志》碑石,今天已不知所处。但是金代的元好问,却是两次见到此碑的。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著有《遗山文集》四十卷、《遗山乐府》五卷、《续夷坚志》四卷。《全金元词》收录其词三百八十余首,最为完备。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四部丛刊》影明刊本金元好问(1190~1257)《遗山先生文集》卷二载《铜革是 次村道中》:

山径一何恶,一涧复一岭。昂头一握天,放脚百丈井。武乡有便道,故绕铜革是境。涉险良独难,又复触隆景。羸骖蹄巳穴,怨仆气将瘿。与世恒背驰,用力何自省。河汾绍绝业,疑信纷莫整。铭石出圹中,昧者宜少警。少时曾一读,过眼不再省。南北二十年,梦寐犹耿耿。喻如万里别,灯火得对影。行役岂不劳,聊当忍俄顷。

关于此诗的作年,按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元1239)载,可知元好问《铜革是次村道中》作于蒙古太宗十一年己亥(1239)夏,由济源(今河南济源)北归忻州,途径沁州治所铜革是县(今山西沁县)。元好问时年五十岁。诗中“南北二十年,梦寐犹耿耿”,则如缪钺先生言,“所谓二十年者,盖回忆丙子南渡时也”。实际是指距今二十三年前,金宣宗贞佑四年丙子(1216)二月,蒙古兵围太原,忻州被兵,五月,元好问奉母避乱,经沁州、虞阪(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南渡黄河,寓居河南福昌县三乡镇(今河南宜阳县三乡镇)。元好问时年二十七岁。诗言铜革是山水险恶而无尽,抬头去天不盈尺,脚下万丈悬崖。自济源北归忻州路上,有意绕道铜革是境内,为的就是再看《文中子墓志》。按元好问同时所作《送弋唐佐董彦宽南归且为潞府诸公一笑》诗,当时是有弋唐佐、董彦宽二人从潞州专程陪同元好问,到沁州铜革是县境内观看《文中子墓志》刻石的,然后南返潞州。(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