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1版 PDF
中国曲协考察我县"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王慧杰 常鹏潇 5月7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董耀鹏带领的考察组一行,来我县考察指导"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工作和长治市 "中国曲艺名城"申报工作。市委副书记卢建明,市政府党组成员、宣传部长王辅刚及卢展明、刘光清、王元英、郭爱斌等领导陪同考察。

沁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全力推进"文化兴县"战略,连续六年成功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和"沁州书会"。在工作中,按照"挖掘传承、开发创新"的原则,着力抓好以"沁州三弦书"为主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工作,全力打造沁县文化品牌,促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目前,沁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4项、市级10项,其中"沁州三弦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曲艺团体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组建了沁县曲艺家协会和曲艺创作基地,发展国家及省、市曲协会员近百名,有300多名艺人专门从事曲艺说唱,全县曲艺事业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考察组先后到次村乡文化站、县城曲艺广场、红旗小学、曲苑亭、县文化馆等地实地调研曲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开展情况及曲艺之乡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并观看了沁州三弦书、沁州鼓书等曲艺汇报演出。指出,沁县文化底蕴深厚,曲艺品种形式多样,沁州三弦书作为沁县乃至长治市的代表性曲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对长治市申报"中国曲艺名城"具有曲艺的典型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考察组在我县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考察汇报座谈会,县委书记卢展明就我县建设中国曲艺之乡工作情况向考察组作了详细汇报,并一同观看了沁县建设中国曲艺之乡工作汇报片。卢展明指出,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入挖掘水土人文等资源优势,坚持实施"文化强县"发展战略,初步形成具有水城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我县于2012年3月荣膺山西首个"中国曲艺之乡"殊荣以来,全县上下以此为起点全面启动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工作,在健全组织强队伍、举办书会强品牌、精益求精强创作、健全机制强传承、加大支持强投入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在民俗文化、曲艺文化的助推下,"北方水城、美丽沁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中国曲协副主席、山西省曲协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小平代表考察评审组发言,充分肯定了这些年我县在建设中国曲艺之乡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他说,沁县的曲艺工作抓得细致抓得扎实,"三进"工作都开展得扎实有效,曲艺形式多样,内容谋新求变,尤其是"曲艺一条街"贴近民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确确实实把百姓喜爱的艺术放在心上落在实处。马小平还对沁县的曲艺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指出,曲艺发展要加强融合和交流,在本土曲艺文化加快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常性对外交流,要多方位与外界接轨,把本土的曲艺形式推出去,让全国更多的观众了解沁州曲艺,了解"北方水城、美丽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