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世称"冀南文薮"。具有浓郁的北方汉民族文化传统的民间曲艺形式"老州调",地方色彩浓厚,传承久远,堪称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老州调"现名"沁州三弦书",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崇登"国宝"尊位,继而引起中国曲艺家协会高度关注,2012年3月,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沁县"中国曲艺之乡"称号,沁县从此高擎这一文化品牌,以此为依托,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精心打造"沁州书会",以书会友,以书交流,三弦书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形成北方水城宣传叠加效应,直接体现在文化对地域经济的推动和提升上,直接作用于精神文化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不仅发挥了其软实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植入了下一代的思维空间,潜化成新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动力。
从老州调到端午会
沁县古称铜革是 ,"居太行、太岳之麓,濒名川漳河之滨,盖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人物辈出之邦也",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了阏与国,阏与聚落,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514年三卿分晋,沁县被置为铜革是 县,是我国置县最早的县份。春秋时期"数里之铜革是 宫"遗迹尚存;铜革是羊舌赤治国有方,深受孔子称赞;随末大儒王通曾在沁县紫金山麓设馆授徒,培育了唐代八大国公,境内现在仍有王通祠堂遗址;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叔父韩仲卿曾为铜 革是 县令,韩愈的少年时代就随叔父在铜革是生活,县内魏家坡有纪念韩愈的韩文公庙;南涅水出土的北魏至北宋600年间佛教石刻造像塔林为国保文物,今建有国内最大的佛教石刻博物馆。
沁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南涅水石刻浮雕"百戏图"上的民间杂耍、乐舞等,可以看出早在北魏时期,沁县就有了说唱等文艺形式。唐代铜革是 舞乐盛行,唐明皇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纳乐人之女为赵丽妃。灵泉寺经幢所刻"八音"说明宋代沁县就有了"八音会",威胜军建关帝庙内营建乐楼是山西迄今记载最早的舞台。
说唱艺术盛行大约在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沁县一直是州治之所,各地的艺术在这里汇聚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几大主流派别。老州调经过历代传承演变,定格成现在的形式。有史料记载,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以盲艺人为主体的沁州三弦书团体,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行内言行,成立了行会组织"三皇会",并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三皇爷"生日那天开始,各班子轮流汇报演出,大摆擂台,交流斗艺,人们习惯上把每年的盛会称为"老州会"或"端午会"。虽然是说书人自己的盛会,但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艺术享受,沁州端午会成为晋东南最负盛名的曲艺大会,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传统艺人从说唱内容到管理形式都有了变化,端午会慢慢的就停办了。某种程度上说,今天沁县举办的北方水城端午民俗文化节,是老州会、端午会的延续和发展,曲艺始终是这一盛会的灵魂。
从品牌效应到文化自觉
"中国曲艺之乡"的创建,做大了沁县的名气。这个品牌的成功塑造,进一步提升沁县的知名度,让沁县名扬三晋,走向全国。而"沁州书会"成为宣传和推介沁县的一个抓手,一张名片,和端午民俗文化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沁州书会走红进一步增加了端午民俗文化节的文化内涵,成为各级各类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今,来沁县探寻海河源头、看龙舟竞渡、听传统曲艺、观棋艺竞赛、品农家餐馆风味,已成为旅游客人的向往与追求。
创建曲艺之乡,为沁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搭建了平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以方便快捷,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很快做到了家喻户晓,激发了沁县人民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激情和志气。各级干部的创造力、组织力、执行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自信心、向心力空前增强。实践证明,沁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是继承历史文化,倡导先进文化,活跃群众文化,做强特色文化的成功实践。
"曲艺之乡"创建实现了企业、群众、社会的共同参与,破解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成功找到了发展地方文化的着力点,找准了文化资源转化的关键点。三弦书植根沁县这片土壤之中,是传承传统的地方文化,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三两个人就可演出,节目还可现编现唱,群众办事请得起,又喜爱,很有生命力。因此发展农村文化,不能仅仅满足于建设场地,必须培植好文化品种,而培植好文化品种的前提,就是有群众基础。
沁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在广大干部群众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干事创业的激情,特别是文化系统的同志们深入基层、农村,植根于群众当中,培养骨干、编排节目、组织曲艺队伍。策划曲艺活动,让高尚的、文明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赶超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所需要的。
从古老曲种到文化遗产
盲艺人的艰苦守望,是三弦书这门古老艺术世代传承,久盛不衰。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后,党和政府充分发挥说唱艺术的宣传动员作用,组织编写了大量紧扣形势的说唱段子,组织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宣传抗日思想,表现了这种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民间艺人的爱国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沁州三弦书推陈出新,改编完成了《吕梁英雄传》、《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新节目,并有更多的明目人和女性加入到说唱表演行列,使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新的气象。1958年,三弦书老艺人韩荣先、陶金旺等带着《沁县六大变》参加全国曲艺赛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改革开放以来,沁州三弦书在现代综合艺术电影电视等影响下,市场越来越萎缩,尽管也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举办的曲艺调演比赛,并屡屡获奖,但三弦书传统艺术明显处于青黄不接的危机时刻。为了抢救这一文化遗产,沁县文化局、文化馆及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的人士,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深入民间,遍访老艺人,录音、录像、誊写、整理大量的珍贵传统书段,这一行动一直坚持20多年,先后两代人为此做出积极的贡献,编辑成《沁州三弦书音乐集成》《清列传》《五色云》《沁州文艺作品选辑》《沁州三弦书培训教材》等系列图书资料。
从这些研究资料中不难看出,沁州三弦书是古老艺术,艺人传承谱系可以上溯到清代中叶的1778年,传承至今已有9代,根据活动地域又分为北会、南会、新成会三个支脉。在民间祭祀和民俗礼仪中,沁州三弦书艺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书和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的牛王书、马王书和羊王书等,其中寄托和表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沁州三弦书的演出形式早期为一人怀抱三弦,腿绑摔板,兼用小铙,游走四方,糊口谋生。后发展形成了一人弹三弦并兼用摔板和小铙说唱,另一二人伴奏并辅助说唱形态。还有一人为主、多人分持摔板、小铙、反二把、笛子、四胡、二胡、琵琶、笙和洋琴等伴奏乐器辅助说唱的情形。传统的表演主要为坐着说唱。也有主要说唱者站立表演,其他伴奏和辅助说唱者坐着演出的情形。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称"叫板",之后转入"正书"说唱。沁州三弦书的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体,以韵文为主。其中的韵文唱词,有七字句式的,也有十字句式的。曲本的篇幅长、中、短篇均有,以中长篇为主。短篇曲本多为纯粹的韵文体式。沁州三弦书的唱腔曲调为板腔体,由月调和平调两类组成。其中,月调包括平板、垛板、颤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调唱腔由六个腔句构成,主要用来说唱一些短篇的小段节目,曲调优美。
沁州三弦书书目丰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段。据沁县文化馆1987年的统计,流传在沁县盲艺人口中的长篇大书共16部、599回,其中的《绿牡丹》、《汗衫记》、《金屏扇》三部大书因师傅过世而失传。另有72个短篇小段得以保留。二十一世纪以来,民间还可演出的书目有《吴阁老私访武昌府》(45回)、《金镯记》(51回)、《五色云》(50回)等。
2008年6月,沁州三弦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古老曲艺形式浴火重生,老州调再度焕发青春。人们再不用为三弦书文化生态链条的脆弱而担忧,逐渐被现代传承机制和社会年轻一代所接受。
从沁州书会到文化品牌
近年来,沁县县委政府进一步彰显了沁县山魂水韵的生态优势,确立了"北方水城"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连续六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民间曲艺盛会借机登上文化节的舞台,依托县内盲人曲艺团和民间说唱团体,恢复"老州会"曲艺活动,取名为"沁州书会"。结果演出现场人如潮涌,观众掌声不断,老百姓特别喜欢。
初步尝试取得成功,更加坚定了主办方的信心。次年起,"沁州书会"开始邀请武乡琴书、襄垣鼓书、潞州鼓书、长子鼓书等演出团体参加,节目更加精彩。连续9天的演出,观众场场爆满,赞誉之声不绝。活动结束后,沁县文化部门把"沁州书会"的音像资料和画册及时报送给在长治市参加全国曲艺赛的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和领导,博得了好评和热情鼓励。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姜昆说:"民间有这样的曲艺活动,应该赶快申报中国曲艺之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于在积极开发沁州三弦书,加强文化创意和品牌培育,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强势的沁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为此,沁县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中国曲艺之乡"创建活动,组建了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出台了《关于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的实施方案》,把"中国曲艺之乡"创建工作纳入了全县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在古书资料整理,非遗展览、建立档案,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近农村活动,围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全社会形成新的认知和行动。2012年3月26日,中国曲协授予沁县"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12年6月26日,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仪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为沁县隆重授牌。
从文化担当到当代命题
"中国曲艺之乡"的授牌,为沁县的文化创新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成为我县文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和助推器。
目前,在企业、社区、农村,经常有曲艺人才组成文艺轻骑兵出入城乡,把"说说唱唱"活动送到基层,让群众在轻松愉悦中享受欢乐,接受教育。近年来,在县文化馆、社区、乡镇建设书场20多个,采取政府补贴、企业参与、适当收费的形式,让曲艺演出活动常态化。
高标准的曲艺活动离不开高标准的活动场所和队伍支撑。沁县目前正在筹划新建一座大型剧场、演艺中心、舞台灯光、音响设施要高起点的一流的文化设施。同时,为了改变目前曲艺演出队伍人数偏少,曲艺作品创作人才更少的局面,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用战略思维、改革精神来谋划和推动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全社会营造和培育崇尚文化、敬重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现有的曲艺创作、演出队伍的素质,把全县的曲艺人才组织起来,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并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他们强素质、上水平。第三,要从小抓起,让沁州三弦书走进校园,在全县开展普及学唱三弦书活动,达到人人会唱能演,在普及推广的基础上提高,培养一大批曲艺创作精英、表演精英。
实践证明,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奏响了文化强县的主旋律,产生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带动效应。近年来,沁县整理出版的历史文化图书有《沁州三弦书》、《沁县文艺作品选辑》、《诗词集萃》、《沁州夜话》,平民诗人王省山的《菜根轩诗钞》,以研究沁州风俗形成与演变为主要内容的《沁州风俗》等。这几年,从事三弦书等曲艺作品创作的作者队伍由小到大,从少到多,出现了一大批以反映现实为题材的曲艺作品,《导游大妈》《张果老游西山》《和谐沁州处处春》《和谐富裕新农村》《柳树湾的婚事》《笑声飞出刘家坪》等曲艺作品在国家和省市举办的曲艺比赛中崭露头角,荣获大奖。诗歌创作者也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群众文化活动开始活跃起来。现在,沁县村村都有了文化广场、文化图书室。依托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县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百姓才艺秀",群众性歌咏比赛,文化广场则成为没有围墙的大舞台,居民的"星光大道",实现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精彩"。元宵节文艺活动、端午民俗文化节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更是盛况空前。
清列传
《清列传》是沁州三弦书传统长篇曲目,也名《吴阁老私访武昌府》,以沁州文化名人吴阁老出任湖北巡抚,惩匪除恶,济世安民的故事为素材而创作,吴阁老微服访武昌,剧情曲折,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沁州盲艺人以及周边市县曲艺表演的传统大书之一,流传甚广,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沁县文化中心将其整理出版,不仅是三弦书爱好者传学的脚本,同时也为吴阁老系列电视、戏剧、小说创作提供了主要的资料。
沁州三弦书培训教材
《沁州三弦书培训教材》由沁县文化馆编写,目的是适应三弦书"三进"工作的需要,为展开教学专门编写的一部工具书。书中系统讲解了沁州三弦书的形成发展史、主要形式和流派、音乐曲调特色,退出重点示范篇目,比较适用初学者使用。
沁州书会掠影
《沁州书会掠影》由沁县县委宣传部、沁县文化中心联合编辑,系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掠影》一书重点展示了沁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的过程,以及在创建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艺术成果,分为"曲艺专家关怀""沁州书会掠影""曲艺之乡建设""曲艺民间活动"等四个部分,图文并茂,印制精美。
五色云
《五色云》是一本曲艺单本,由我县三弦书老艺人骈中堂口述,田兆文整理,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印。《五色云》是沁县盲人曲艺队传承的单本长书之一,内容讲述宋时湖广洪家与郝家权力争斗的故事,是倡导扬善惩恶、因果报应的传统古书,也系我县近年来三弦书抢救的主要成果之一。
沁州曲艺采珍
《沁州曲艺采珍》是县文化中心近年编辑出版的曲艺作品集萃,书中收录沁州三弦书为主的曲艺作品50多篇,一定程度展示了我县曲艺创作的成就。
沁县文艺作品选辑
《沁县文艺作品选辑》是政协沁县委员会组织出版的一册文史资料读本,主编王元英,该书重点收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先创作的电影、电视剧、喜剧、三弦书、鼓词、快板、小品、相声、诗歌等作品60多篇,是我县当代文学艺术繁荣创作的缩影。书中大量收录三弦书新段,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沁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