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2版 PDF
以富民增收为己任 促进经济发展

郭村镇党委书记、镇长 武虹波

通过考察学习并结合我们郭村镇具体做法和经验,我认为应重点抓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抓特色农业促增收。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实践中我们郭村镇确立了“一镇三业”目标,就是建设沁县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镇,大力发展“蔬菜、核桃、沁州黄”三大产业,山上核桃、坡地沁州黄、山下蔬菜棚。倾全力支持主导产业,积极整合信贷财政资金,加大支持力度,让农民创业有方向,增收有路子。“十二五”期间力争到户均一亩蔬菜棚,人均一亩核桃林,人均一亩沁州黄。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 二是抓龙头企业培育促增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我镇是培育和引进的龙头企业的典型,“天泽”、“畅益”、“沁清源”等十多个农业公司建立标准化种养园区,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千余户农民。池堡粉梅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池堡村成为全县最大的养鸡专业村,全村年人均增收近千元。

三是抓土地有序流转促增收。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是要求,土地流转是关键,农民合作是前提。没有土地流转,发展主导产业,实现规模经营难度很大,甚至是一句空话,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户和农业公司整合土地难,散户流转转租土地散乱,土地利用率低。我认为可以有几种流转途径: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有力的土地流转中介体系,实现土地由“散户——中介服务组织——大户”的市场化流转。二是积极探索兴办土地银行(土地信用合作社),农户把土地自愿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经营土地,农户每年坐收一定利息。三是积极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为规模化农业发展搭建发展平台的同时,让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解决现在的“用工荒”问题,“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目前,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我镇已流转土地近千亩。

四是抓培训就业促增收。在鼓励农民“当好农民”做足增收文章的同时,也要鼓励农民“不当农民”。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扩大劳务输出总量,引进龙头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我镇在搞好常规农业培训的同时,组织了汽车座垫编织、刺绣、营销、服务等专业培训,特别是引进北京“尚衣社”网络销售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培训,推动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网络创业增收。

五是抓资源整合促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规划、抓服务、抓招商、抓示范和抓环境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渠道的金融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发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业小额信贷公司,建立涉农贷款担保体系。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抓好农产品销售,以市场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镇积极争取财政农业、水利、农开发、林业等支持,瞄准产业开发,协调整合项目,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主导产业发展村都基本解决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