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自强能富一方天
—来自平陆县脱贫攻坚一线的报告

◆李敬泽

就在那天回去后,关仙梅心里平添了许多思索。她想,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些老实忠厚的农民。作为一个村级组织,怎样才能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彻底改变寺头村面貌,让四百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呢?她想啊想啊,想得头都发疼。搞矿藏没有。土地都是小块,种植苹果缺水缺路,建工厂更是难上加难。考虑了许久也没有想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准确目标。眼看周边地区新楼叠起,各业兴旺,相邻的村也颇有斩获,急得牙龈都肿了起来。

正当她为发展昼思夜想时,镇上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黄河西岸的陕西韩城和邻县的芮城刘官村,种植有大片大片的花椒树,按2002年的行情每斤花椒5元钱计,一亩地年可收入一千多元。关仙梅心里一震。她对花椒有些了解,这东西耐旱,喜阳光,对土质也不那么挑剔。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人们都把它栽植在山地上。寺头村的土质、气候、海拔,多适宜花椒生长啊。花椒所具有的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治疗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作用和人们喜食用的特点,使它不仅在本地,在全国也有很好的销路。霎时,关仙梅下定决心,就把发展花椒作为全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她要用坚忍不拔的意志,率领人们打破思维定式,大力发展花椒种植,迅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把寺头村建成一个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说干就干。关仙梅当即收拾行装,参加了镇上组织的参观团赴陕西、芮城考察。在那里,她激动地看到了成千上万亩的花椒园,看到了花椒给人们带来的丰厚回报,看到了花椒发展的广阔前景和他们业已成熟的技术。当地老百姓"家有百株椒,年进千元富"的谚语深深地刻印在她的脑海中。他们的经验也表明,脱贫不能等,不能靠,只有不甘贫困,敢闯敢冒,才能率先致富,捷足先登。

思想解放后,关仙梅一回村便把干部们找来,大讲陕西、芮城一行的所见所闻,大讲花椒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土地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一方面结合村里实际,设身处地地对为生活发愁的中年人说:我们到老靠谁养活,靠儿靠女不如栽一亩花椒。按现在行情每斤五元钱计,每亩地一年可为我们增收一千多元。有了这些钱,我们还愁没人疼,没人养?为了使栽植工作更加顺利,关仙梅发挥党组织作用,用党员带头、干部带头的办法强力推动,号召每个党员最少栽两亩花椒,栽植的成绩就代表了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工作的成绩。她的号召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共鸣。寺头村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全力发展花椒生产的良好势头。

群众有了热情,关仙梅心里却增加了犹豫。眼下,寺头村的群众都穷得叮当响,谁能拿出一笔钱来栽植花椒。就村委会来说,同样是囊中羞涩。而培植一个花椒产业,没有一定的资金是不行的。一些村干部主张向上要,请求镇上的支持。但关仙梅却想的是另一种思路。她说:如果各村各户都这样向国家要,国家哪有这么多的资金来满足。作为一个基层组织的负责人,要时时处处想着替国家分忧,为政府着想。我们过去学过大寨,大寨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未完待续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