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只要勤劳就能致富
--记圣人涧镇东韩窑村建卡贫困户姜秀英
杨云锋 卫雅静

3月21日,笔者随圣人涧镇东韩窑村支书郭占轩来到贫困户姜秀英家走访,没想到大门紧闭。叫了几声门无人应答后,笔者围着门前院坝转了几圈,只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还有新盖的二层别墅楼台,小巧精致。

正准备离去时,大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一位驼背的老妇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是郭支书啊,快快快,进屋里坐。”见到熟人,姜秀英热情地招呼起来,“我刚才在忙呢,虽然我今年61岁了,也身患残疾,但人啊可不能闲着。”

在干净的堂屋内,姜秀英为

客人倒上水后,开始讲述她的脱贫故事。

姜秀英的命运十分坎坷。可以说她是个孤儿,5岁时母亲去世,到了9岁父亲也相继离世,跟着大自己22岁的哥嫂生活。13岁上五年级时,正逢“文化大革命”,为了保护村里的公章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抢走,遭到几十个人的围堵,掉进窟窿里导致驼背残疾。

17岁时有了幸福的家庭,育有两女一儿。天有不测风云,在大女儿6岁,儿子3岁,小女儿仅6个月的时候,姜秀英的丈夫在工地意外受伤,最终瘫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将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姜秀英的肩上。

姜秀英回忆说,那段时间是她最苦的日子,既要养家糊口,又要供丈夫吃药治病,还要照料年幼的孩子。她将苦埋在心里,一边照顾家人,一边种植、务工赚钱。

按人口比例,姜秀英家有7亩地,依托地理优势,她全部栽种了桃树。刚开始种植桃树的时候,连续几年桃树的结果率十分低,这可愁坏了姜秀英,但是一心想脱贫致富的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为提高桃子的产量和质量,她每天都泡在桃园里,观察桃子的生长情况,按照技术人员指导桃树的管理技术,锄草、施肥、剪枝、蔬果、防病,每个环节,姜秀英都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7亩桃树年收入就达到了4万元。这下更增加了她种好桃树的信心。

近年来,针对劳动力外出多的实际,大力推进土地集中,姜秀英抓住机遇,通过土地流转又承包了6亩土地,仍然栽种桃树。她告诉笔者,听说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高档蔬菜开始走上普通百姓餐桌,而且芦笋很快就会涨出一大截,一天就能‘窜’出个七八厘米高呢,一天割一茬,天气再暖和点一天就能割两三茬呢。所以自己也在桃树间种植了芦笋。当笔者问到芦笋价格时,姜秀英高兴地说:“芦笋产量可观,价格也还不错,一公斤能卖到8元至10元,一亩地下来能挣一万多元呢。”芦笋的高效益让姜秀英的种植热情越来越高。为了尽快脱贫,她白天在外务工,到麻花店搓麻花,下午五点下班后再去地里收割芦笋,然后回家整理、捆扎,总要做到晚上一两点才能稍微休息……早晨要赶在麻花店上班前,自己开着三轮车将头天晚上整理好的芦笋送到县城的各大超市(人人佳购物广场、乐购超市、家乐佳购物广场)。

“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姜秀英告诉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会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

姜秀英的故事感染了东韩窑村的其他村民,村里的干部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该村支书郭占轩说,年过六旬并身患残疾的老妇人都能勇敢向命运挑战,村里的群众也都要铆足了劲发展产业,努力脱贫致富。并将其列为贫困户,通过村民投票选举,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贫困状况。“我还能干,现在的社会好,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摆脱穷日子,过上好日子。只要勤劳就能脱贫致富。如果还有比我更困难的人,我一定要帮助他,并愿意把我享受的国家低保让给更需要的人!”姜秀英自信地说道。

“只要勤劳就能脱贫致富。”这是姜秀英一直坚信的真理。同时,她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都很争气,也很孝顺。”姜秀英说,儿女都已成家,经常来看望她,帮忙干农活。儿子在外打工,为了多挣钱,帮家庭分忧,再苦再累都不怕。30多年过去了,姜秀英凭着自身的勤奋努力,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房,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图为姜秀英凭着自身勤奋努力盖起的二层小楼 摄影/杨云锋

图为姜秀英夫妇

摄影/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