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诲 人 书 卷 贵 如 珍
——读张全家老师《南窗漫与》有感
李 敬 泽

最近,张全家老师赠赐一本他编撰的《南窗漫与》。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老师那挺拔、魁梧的身材和帅气、儒雅的面容,老师年轻时朝气蓬勃、温文尔雅、潇洒浪漫的身影不禁浮现在眼前。读至正文,那满纸的赤诚,漫卷的才气,笔墨中腾现出的灼灼励志言语和诲人不倦的磊磊情怀,更让一个长久崇拜老师、惦念老师的学生深深感动。

一、它诲人励志

《南窗漫与》的第一部分,记载着从古到今、牵及世界的四十多个辗转反侧、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有长有短、有述有议,但都深深揭示了一个哲理,一个让人借鉴、供人参考、使人醒悟,给人激励的真谛:李斯、孙膑的人生奋斗提醒人们要历尽艰险“寻找时机”,巴金的成功鼓励人们要“让生命开花”,卫庄公纵子被杀说明了“骄子未有不败”,刘向以一生读书总结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至理真言,司马迁从亲身经历中深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张良、贾谊、晁错以血的教训喊出了“忍小忿而就大谋”的罡言,艾森豪威尔以“善行换来善报”,张伯驹以“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而名扬后世……细读《南窗漫与》,我们似乎坐在一条小船上,听张老师哲人一样地把天下至理摆在面前,一一拿来讲述,件件深入剖析,声音是那么轻柔,那么深稳,情感是那么专注、那么深情。在他带有磁性的声音里,贯穿了哲人对世事的评判,溶就了母亲对孩子的热爱,倾注了师长对学生的关怀。他的身影也不知不觉幻化成一个饱经沧桑的艄公,拉着真理小船朝遥远彼岸荡去。

二、它弘扬国粹

从第三章“文山拾贝”起,《南窗漫与》用大量篇幅简要介绍了我国文化的丰厚遗产和精典巨著,既有第一部诗歌集、第一部字典、第一部医药书、第一部绘画理论,也有第一部军事著作、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一部制度史、第一部药典等等。并用一定篇幅,重点介绍了十三经、二十四史、春秋五传、古代科技成就、历代官民之比、和珅抄家物品清单等,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再现了优秀民族的殷红血脉和精神家园。在这里,张全家同志更像是一个苦心孤诣、倾心教书的先生,力图用他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把中华传统精华一一钳进“学生们”的心灵,让优秀文化成果在这些高擎薪火的人们心中扎根、发芽、结果。而《南窗漫与》就是他的讲台,文字是他的声音,在这个独特的领域里,他用思想为经,知识为纬,悄无声息地开启着一个个希望之门,打造着一个个登天之梯,就在“学生们”蓦然解疑,拈花微笑时,他却在消瘦憔悴,蜡烛成灰。读着《南窗漫与》,我深感中国教师的执著,一旦他站到讲台上,就扮演了奉献者的形象,把一切名利抛之身后,一根筋似地把诲人不倦进行到底,哪怕是人生转折、新成天地后,依然教人故我,无怨无悔。正挈合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民间真理。

三、它赞美伟大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崇尚的伟人英雄。这些伟人英雄牢牢地扎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一生为之歌颂、奋斗的榜样。为赞美他们,他不惜把心中最美丽的词句、最美好的祝愿化为精美的文字来表达。《南窗漫与》就是这样一本嵌入作者崇拜情感的载体。在《沁园春》一诗里,他以“世纪伟人,百代雄才,人民拥戴”来赞美世纪伟人邓小平。在《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而作》里,他以“伟哉国父孙中山,为国为民天下传。自由博爱均贫富,天下为公树理念”来赞颂这位革命家。在《赞孙蔚如将军》诗里,他“心血激荡、夜不能寐”地赞道:“立马中条气如虹,壮怀激烈拒倭狞。抛妻别母成大爱,一门忠烈向苍穹。”在《献给十位大家》诗里,他以“深感叹惋”的语调,抛心沥肝地赞颂了马寅初、李四光、季羡林、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雷洁琼、茅以升、张大千、张伯驹等十位文化大师。在赞美举世英雄的同时,他也不忘歌颂那些虽无惊天业绩,但精神足以昭世的普通人物,如赞美写文章卖血的苏雪林、残了一只腿仍赴美求学的潘光旦、在中条山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孔从洲、献身翻译事业的杨献益、戴乃迭等。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以较大篇幅赞颂了“勤劳淳朴、忍辱负重、以苦为乐、奉献终生”的女性。从这些发自内心的赞美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张全家同志的价值取向,看出他的思维高度,看到他的真善美情操,他是一个把自己定位在较高人生价值的人,一个不断修正自我、永远追逐伟大的人,一个以奉献为乐的人,难怪他在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两袖清风,默默奉献,宵衣旰食,精心育人。在政协工作中勘透县情,深解民意,刻苦工作,谏言献策。走向他人生的辉煌阶段。

四、它触摸亲情

亲情是人类诸多情愫中最感温暖、最感亲切、最令人心动的情结。但这种情愫是由高尚的思想、先进的意识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左右的。《南窗漫与》所宣泄的亲情,就是一种高尚的、传统的、带有黄土味的情感。如述说张氏家族渊源时,作者完全站在俯视的角度,从氏族社会说到《百家姓》、从洪洞大槐树叙述到中张村下窑分支,直到考察了自己的老宅、新宅。在写到自己的家源时,又从大祖父写起,一直记到祖父、父亲、叔父、亲娘和二娘,又特别再现了外祖母、岳父、舅舅、姑姑、姐姐、表姐表妹的事迹。但无论人物再多,作者还是把大量笔墨集中在牵肉连筋的母亲和相濡以沫的妻子上。在记述母亲时,他详尽列出她关心自己的事例:怕热将他放在窑后;嫌字写不好将他推出门外,又心疼地哭出声来;自己外出求学她像丢了魂一样;扭着小脚参加劳动等等。由于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智慧,给了我性格,给了我自信”,因而在母亲去世时,他在灵前嚎啕痛哭:“老娘啊,老娘!我爱您,深深地,永世永生……你把饥饿留给自己,把乳汁给了我!你把羞辱留给自己,把舒心给了我!你把窘迫留给自己,把方便给了我!……”令人读了为之泪下。在写到妻子时,他抒发的是另一种情感:怕浪费吃完饭用馍在碗里擦了一遍又一遍;打完鸡蛋用清水把鸡蛋壳进行冲洗;为深翻土地急得拔掉了几颗好牙;一次因吃不饱饿晕在玉米地里;为了这个家,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谨守妇道,忘我劳动,操持家务,应对有节……因而在她八稚之时,专门撰文为她献礼。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品尝到一种浓郁的家乡滋味,品尝到一种血浓于水的亲爱之情,也可以由此看到一种价值观的渗透和延伸,从而得出作者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之人的印象。

品一壶浓茶,见人生六味。读一部好书,得思想牵引。《南窗漫与》不管从那方面说,都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它给人启迪,给人指路,给人鞭策,给人温情。既是条负人登峰的路,也是只策人泛海的船,既是本弘扬国学的教科书,也是面彪炳思想的旗帜。我们没理由不为这本倾注热爱、充溢期望、扬示初心、点燃激情的作品叫好,但愿它在建成小康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持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