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知否知否
《弟子规》贾存仁著已铁证如山
盖延敏

人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言之有理。

这也说明谎言的危害欺骗性极大。譬如说:李毓秀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贾存仁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卒于乾隆四十九年(1785),李毓秀去世时,贾存仁仅五岁。贾存仁创作《弟子规》时,新绛县李毓秀是已死了40余年以后的事。李毓秀创作了《训蒙文》是历史事实。一个死人怎么能创作《弟子规》?如果,李毓秀有灵从地下钻出来,也是一脸茫然。然而,新绛县的旧文人,在地方主义的保护下,二百余年间硬是把《弟子规》的作者说成李毓秀。你说是,他也说是,众口铄金,不是也是。于是,就连专家学者一类的权威人士跟着也说,《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而且竟在李毓秀的家乡开过全国《弟子规》学习研讨会,至今上级文化单位并没有确定《弟子规》作者是贾存仁,大有将错就错的意思。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浮山人不答应,临汾市的人也不答应。铁的事实证明《弟子规》的作者是贾存仁,历史不容篡改。有些专家对贾存仁不了解无可厚非,了解后得纠正误判,要正本清源。如今,贾存仁祠堂已修葺一新,贾存仁塑像巍然耸立,贾存仁文化公园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也已落成,可供参观游览,佐村已成为文化旅游区,接待八方来客,接受《弟子规》的学习教育。形势越来越好,今天,来到这红色沃土,我想把对《弟子规》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给与会的同志作一些概括介绍:

一、举办学习研究《贾存仁与弟子规》文化年

2010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22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向全民发出了开展学习运用《弟子规》的活动。解读前言中指出“一位叫贾存仁的先生对《训蒙文》加以修订,并且将它改名。可惜我们对贾存仁先生知之甚少。”恰巧2008年浮山张庄铁厂扩建时,得两块墓碑,一是《贾存仁墓志铭》,二是《贾皇宝墓志》,这两合墓志的出土,可以说石破天惊,正好弥补了研究贾存仁先生资料不足的问题。另有晋城贾耀先署签《浮山县志》下册,有洪洞范鹤年先生撰写的《余田贾老先生懿行碑记》,此三碑记,乃为三宝,是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研究贾存仁的基本资料,先是收入《浮山石刻大全》,这以后委托我研究“贾存仁与弟子规”。我于2012年11月29日在《临汾月报》上发表了《浮山籍先贤贾存仁与<弟子规>》的研究论文,其中详细解读了《贾存仁墓志铭》,肯定了贾存仁订正《弟子规》的历史功绩。接着研究会委托我主编了《贾存仁与弟子规》读本,并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人文神山》会刊,把2013年至2014年定为贾存仁与《弟子规》宣传年。2013年12月研究会邀请山西师院人文科学系系主任乔五星在县电视台录制了《儒学经典与弟子规义理探寻》18集讲座,反响热烈。2017年8月8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主任刘合心提出“先贤的形象应该矗立在乡梓故土”的文化理念。近几年来,浮山围绕贾存仁与《弟子规》课题作了认真挖掘、整理和研究,并以此为主题研究出不少成果。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奇志主编的“贾存仁与弟子规文章精选本”,收集了张奇志、盖延敏、刘合心、蔺长旺、仝建平、赵耀景、盖丹、盖培琳、郭登民、乔五星等十几位同志研究贾存仁与《弟子规》的成果,这是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研究贾存仁的主要成就。

从2012年至2016年,我在三晋文化研究会委托下对贾存仁与弟子规的宣传宣讲方面担当了一定的使命和历史责任。曾受邀到浮山各县直中小学、幼儿园,到东西街居委会、到老年党支部、到老年大学、到县党校、到东鲁、佐村、东陈等20多个城乡学校解读贾存仁与弟子规,接受教育上万人。在此期间,也接受过县电视台、临汾市电视台关于贾存仁与弟子规的多次采访。此成果都应归功于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正确领导,自己只是做了应做的一些具体工作。尽了一点义务,成绩归于研究会。

二、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人才济济,有研究能力的研究员不断涌现。2017年7月,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耀景从网络上搜索到民国17年(1928),大红格《训蒙文》手抄本,从公开的大部分内容中得1520字。可惜“谨而信”一节不全,仅有12句,36字。据此推算《训蒙文》有600句,1800字。这一重要发现使我们对贾存仁与弟子规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起了质的飞跃,研究有了新的成果,进入一个深水区,基本可以确定《弟子规》的作者是贾存仁,浮山才是《弟子规》的故乡。在此期间,2017年11月1日至8日,我在《临汾日报》发表了长篇研究论文“走进贾存仁,读懂《弟子规》”,并对《训蒙文》与《弟子规》进行了比对分析、指出二者之间相同点有二;一是文体相同,都是韵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借鉴了《三字经》的创作方法。二是结构布局一样,同是五部分。只是形式相同,内容不同。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有四,一是创作时间不一样。《训蒙文》创作于顺治年间,作者是李毓秀,《弟子规》创作于乾隆年间,作者是贾存仁。《弟子规》行世时,李毓秀已去世约40年。二是创作的初心不一样,《训蒙文》偏重于启知性说理,《弟子规》则重于遵规守矩,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三是繁简不一样。《训蒙文》1800字,比较雍肿,不易记,更难背,不便施教。《弟子规》360句1080字,易记易背易推广。四是含金量不一样。《训蒙文》是顺治年间启蒙读物,而《弟子规》则是童蒙养正宝典。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指出“要通过研究优秀文化书籍,吸取前人的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道理”。所以《弟子规》是全民学习的经典读本。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好说明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不断深入研究《贾存仁与弟子规》的目的。现在已有了阶段性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研究取得决定性成果

2022年10月16日,研究会副会长收藏家盖丹从2008年至2022年经过14年的寻找《训蒙文》的求索路,终于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喜获清康熙壬午年(1702),即康熙41年,由绛州李毓秀述,门人闫廷玠、闫有光重刊木刻板《训蒙文》全文,距今302年。这一重大收获,终于揭开了《训蒙文》的神秘面纱,使之大白天下,重见天日。盖丹先生把《弟子规》与《训蒙文》进行了仔细地比对,肯定的回答《弟子规》的作者是贾存仁。这一重大发现使三晋文化研究会,对贾存仁与《弟子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决胜阶段。比对结果是从全篇整体看,《训蒙文》凡六章748句,3字一句,共2244字。《弟子规》凡八章,360句,三字一句,共1080字,二者相较,《弟子规》比《训蒙文》减少388句,1164字,减量为52%。然减量后仍比《训蒙文》多出二个章节。

从结构上看,《弟子规》将《训蒙文》的二、三、四章分解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六章,将第五章精简为“余力学文”,删减了《训蒙文》第六章总结,只保留《训蒙文》原句120句,360字,仅占《训蒙文》748句的16%。从内容看,《训蒙文》是教育青少年的启蒙教材,在顺治年间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对贾存仁创作《弟子规》也起过重要影响。《弟子规》则是青少年应遵守的规矩,有一种强制作用和约束力。它有“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美誉。这种效果是《训蒙文》无法比拟的。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弟子规》和《训蒙文》是两本书,《弟子规》的作者是贾存仁,《训蒙文》的作者是李毓秀。二者经纬分别不可混淆。不能说《弟子规》即《训蒙文》,《训蒙文》即《弟子规》。要尊重历史,尊重古人,尊重先贤的著作权,即知识产权。

从著书时间上看,《训蒙文》行世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弟子规》问世于清乾隆年间,前后相差百余年;把已死之人列为《弟子规》的作者,这说得过去吗?

两个人的文化素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李毓秀著有《训蒙文》《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等书,是清代教育家。而贾存仁著有《弟子规》《等韵精要》《正字略》,并参加过《四库全书》的编篡工作,这是李毓秀无法比拟的。所以,贾存仁创作《弟子规》轻车熟路,有能力,有工夫,有孝道实践,有文化功底。

盖丹先生的重要发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功于为贾存仁正名,为贾存仁昭雪,值得肯定,值得赞扬。说一千道一万也难抵铁的事实。至此,浮山与新绛的辩论可以划句号了。但我还得说明一个问题,表明一种态度。我认为贾存仁的过度谦逊没有什么益处,只会被心术不正的人钻空子,偷梁换柱,无中生有,形成弥天大谎,给自己带来很大损失。明明是自己创作了《弟子规》,为什么偏偏要说明是订正《弟子规》呢?不能说是受了某人某书的影响,把自己的创作也把某人拉进来,我们写作中经常引经据典,运用名人名言,不能因此把自己的作品也加上某某名人。这道理是一样的,希望后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对中华孝德文化的研究,一步一步取得了决定性的研究成果,这是以张奇志会长为代表的一个文化团队的胜利,是浮山人不懈追求的胜利,是浮山县委政府正确引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每个研究员只是在其中做了一部分工作,亮点纷呈,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辛勤付出。贾存仁创作《弟子规》真相大白了,浮山是《弟子规》故乡名副其实了,浮山佐村出了个写童蒙养正宝典的历史先贤贾存仁水落石出,一飞冲天,难道离国家文化研究部门承认还会远吗?乌云遮不住太阳,谎言终究掩盖不了真理,雨过天晴,太阳的光辉就会普照大地。国家文化部给贾存仁平凡昭雪是迟早的事,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必担心,但仍需宣传到位,办事得力,久久为功。我衷心希望贾存仁文化公园能早日发挥它的孝德功能,成为全国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区,佐村成为全国进入小康生活的典型村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