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高雅的呼吸
乔忠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这个题目有点奇怪,呼吸还有高雅、低俗之分?如果仅仅是维持肌肉不僵、血流不塞的自然呼吸,那当然没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只需张口吐纳即可。但是,人生有高雅、平庸和低俗的差别,要是不想平庸和低俗,就需要不断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活力何来?在于学习,在于读书。终身读书学习,就是最为高雅的呼吸。

一棵高耸的松树总是给人以挺拔伟岸的感觉,仔细打量,不觉然精神为之一振。松树为何会挺拔伟岸?我看还在于不断吸取外在的营养。从天上接收太阳的光芒,从高空吸纳飘落的雨露,从大地汲取陈酿的乳浆,源源不断的养料,供给了松树无日无夜地生长,才长得超凡脱俗,才长得英俊伟岸。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要活着,就必须不断吸取养分,吃饭、喝水都是维持生命不息的基本需要。摆脱动物生存标准,进入人的生命品味,较量的不再是吃饭、喝水,而是知识和智慧的拥有量。这等于说,决定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和智慧。知识和智慧多者则高雅,少者则平庸,再少者则低俗。因而,几千年前孔子就在《论语·学而》中写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等同于“悦”。这就是说,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不断温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无疑是说,学习可以丰富人生、升华人生,何尝不是快乐的事情呢?

不过,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是从低级动物进化来的,不免带着低级动物的劣根性。试看禽兽,哪一个吃饱了还会再去猎获食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禽兽生活的写真。所以,要成为一个高雅的人还真不容易,需要把心思用在学习进取上,这就少不了要有顽强的毅力。大诗人李白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童年时他厌倦读书,贪图玩耍。多亏逃学时碰见了在河边用铁杵磨针的老人;多亏老人告诉了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多亏李白幡然梦醒,不再贪玩,把心思用在了学习上,才让一个普通的生命放射出穿越时空的光彩。

我国古代,刻苦学习的事例多不胜举,有头悬梁的孙敬,有锥刺股的苏秦,有凿壁偷光的匡衡,还有映雪读书的孙康……时光远去,社会进步,我们自然不必像他们那样凿壁偷光、映雪读书,但是,那种专注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诱惑我们的信息太多,稍不留意就会沉迷其中。尤其是手机的普及,里面装满了五花八门、的信息。如果缺少自制力,就会沉湎其中。只有咬定青山,让学习成为最快乐的事情,才能抵御诱惑,才能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才能升华生命,成为一个有益自己、有益家庭、有益国家的人。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