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陈村李氏宗祠大门下镶嵌一堆石狮,笔者就从古至今它们的奇闻异事连缀成篇,以飨读者。
据传清朝乾隆王朝,东陈李氏家族李维纪在朝为官,权势显赫,功勋卓著。其父亲李兴通为州官时,英年早逝,母亲王氏守寡终身,含辛茹苦把他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使其绩伟功丰。乾隆帝圣旨一道,命其返乡为母建贞节牌坊,并建李氏宗祠,临行褒奖宫廷石狮一对,使其镇宗祠护牌坊,彰显皇恩浩荡。
清朝乾隆四十八年至四十九年,贞节牌坊和李氏宗祠竣工。李氏宗祠雄狮壮观,大门旁雄狮位左,雌师列右,尤为引人注目,二狮石质优良,雕刻精细,凛凛生威,栩栩如生。雄狮威武雄壮,目光炯炯,气冲霄汉,望而生畏;雌狮慈眉善目,怀抱幼狮,百般呵护,彰显母爱。自此石狮奇闻异事佳话神乎其神地顺应而生,村人视为掌上明珠。
据传清朝嘉庆年间,村几个文人进京赶考,路过宗祠,一人欲对石狮行跪拜之礼,求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同行之人笑他愚痴迂腐,结果这一跪拜之人名题金榜,同行之人名落孙山,村中传为美谈,称石狮为神狮。石狮显灵,不胜枚举。其后村人每逢疑难杂症,大事小情,若到石狮前祈求祷告,便能排忧解难,甚至逢凶化吉,屡试不爽。因之,村人逢年过节,便给石狮披红挂彩,焚香敬酒,虔诚跪拜,习以为常。关于石狮的谚语广为流传,“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嘴,两口子不吵嘴。”“摸摸石狮颈,永远不生病。”这些朴素的人生理念追求,体现出村民把石狮奉若神明,至高无上。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认为石狮奇闻带有迷信色彩,有一定的偶然性,把石狮说的神乎其神,令人难以心服口服。笔者就现代有关石狮的一件奇闻略述梗概,定会叫你拍案叫绝。
公元二零零五年五月某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宗祠附近店铺卫某睡梦中被嘈杂声惊醒,他透过窗玻璃隐隐约约看到人影晃动,宗祠大门下有人偷狮。他本想悄无声息的出门召唤村人,但门被反关。面对贼人穷凶极恶的盗狮行为,他怒发冲冠,明知寡不敌众,为护村宝,致自身安危不顾,高呼“有贼偷狮,快抓贼,”声震夜空。偷狮人猝不及防,顾不上再撬偷雄狮,慌忙把雌狮装入车上,落荒而逃。
村人闻讯,灯笼火把,公路沿途追赶直至拂晓,无功而返。众人云集宗祠,只见雄狮面容悲戚,目似含泪,无不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众人不忍视雄狮妻离子散之痛苦,以防再有不测,便把雄狮转移到安全地带,专人看护。
村领导及李氏族人协商,首先派出所报案,求其破获抓凶,其次组织村人明察暗访,寻踪追迹,一连数月,毫无端绪。一切希望,几于泯灭。村人无可奈何,扼腕叹息。
诗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天,东方欲晓,晨曦初露,一村民趁早上地干活,走到村口,忽见雌狮端坐大路中央,狮前三柱香烟缭绕,地面似有跪拜痕迹。他欣喜若狂,奔走呼号,村民蜂拥而来,欢欣鼓舞,雌狮何以回归,众说纷纭。这时,有一在矿窝子上夜班村民骑摩托归来,言说他途经段村河边见有焚纸钱灰烬,还有飘洒贡品猪肉粉条痕迹,却空不见人。此人一席话,众村民豁然开朗,脉络逐渐清晰,这一切都是偷狮人送狮路途所为。众人一致推论,偷狮者得手后,家中定是祸事连连,疑为偷狮报应,害怕引起家破人亡更添祸端,便驱车送狮归回东陈村,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村人给雌狮披红挂彩,敲锣打鼓,迎归宗祠。雌雄二狮,破镜重圆,皆大欢喜。村民把二狮复归原位,底座用钢筋水泥连接,千秋永固。
石狮失而复得,传遍千里八乡,皆称神奇。浮山名笔车山前先生专程采访,文稿《东陈石狮失而复得》发表山西晚报,这一奇闻轰动三晋,也引起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文人志士的极大关注,不远千里,纷沓而至东陈村游览古村风貌,欣赏传奇石狮,可谓人山人海,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激励了乡村振兴。
石狮是深山老林东村古村落一颗璀璨明珠,熠熠闪耀,光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