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4)
浮山印象
◆ 谢明正

我们九月二十五日驱车离京回山西,是为了中途去一位战友的老家看看。

这是国庆长假前五天,京昆高速路上车辆稀少。一路上秋光无限。高速路两边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山上火红的枫叶与金黄的落叶松交相辉映。即使不是专门去旅游,而是在开车途经三晋大地,也会感受到“人在路上行,宛如画中游”的魅力了。我到浮山时,小小的县城已经装饰得具有节日气氛了。

在我国,有些地方的地名是因地貌而来,山川奇异,拈来就能读出其长相。如河南,河东,河西之类,一目了然,河流的方位。山东,山南,也简单明晰。有些地名则是因人而来,历史沉淀下来的大人物,如长子县,原是尧帝大儿子丹朱的封地。祁县,则是为纪念开县的鼻祖祁奚而得名。

说起浮山县,名字的来历颇有点神话色彩。相传上古时期,今日的浮山属于冀州,因为水患频繁,这里可说是个“泽国”,大部分土地都被洪水被覆着。尧帝在位时,本来冀州大部地区水患已消除或减轻了,谁知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地震。尧都平阳(山西临汾),地势低洼,孟门山的洪水滔滔倾泻在这一带,土地淹没,屋舍浸陷,眼看要被洪水吞没了。尧帝召集群臣们商议应付之策,最后决定向北迁都。这里的百姓已相继搬到新都去了,可是城中尚有百十户人家未能迁移过去。尧帝平生就以百姓为重,他是不肯舍掉百姓先离开都城的,可是他的群臣却催促他说:“殿下要赶快离开平阳,城内已水深三尺,西北汾河大堤日毁,水势继续上升!”百姓也呼请尧帝先行,他们随后相跟,在这种万分危急之时,不容犹豫了,于是尧帝才决定立即起身离开平阳。他们登上木排、竹筏、舟船匆匆向东而行,当他们离开有一段距离时,平阳已浸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了。他们登上一座小山,这座山仿佛浮起水面似的。大家固然认为这挺奇怪,尧帝向群臣们说:“这座山浮出水面,水涨水落都这样,水能把山浮起来,这也算是奇观了。”这时他身边的近臣向他解释说:“殿下!因水大而浮山,山浮就因是水大,这都是神仙在圣德感召下而使得如此呀!”尧帝听了之后说:“这样说来,以后就把这里叫浮山吧”!

从此以后,这里的百姓为了报答尧帝的恩德,把浮山城东的一座山,定名为尧山,建殿凿井,井上建起八角亭,起名尧山龙井,请尧帝每年来此避暑(浮山夏季清凉,现为晋南避暑胜地)。

我在战友的陪同下,登上尧山看了看,俯瞰县城,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当地民谣是这样说的:

丹朱食邑凤凰城,

凤头插在西河中。

两翅扇在南北门,

尾巴翘上尧山东。

我这次到浮山,本想去尧庙看看,但因为中秋节前要赶回万荣老家与亲人团圆,只好作罢。

战友夫妇领我们参观东陈村。浮山多古村,东陈村是其一。东陈村位于浮山县响水河镇东南三公里处。系明、清年间建造的李氏家族宅院,总建筑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均为四合院,门楼两侧各有木雕飞龙,阁楼上建有环绕走廊及护栏透雕图案。院内照壁有书形、龙形、麒麟和围棋等砖雕,并刻有家训、商训等,还有壁画、石牌坊、碑刻等。因此,也就有了“上了东陈坡,秀才比驴多”、“上了东陈坡,就是银子窝”的美誉。

“上了东陈坡,秀才比驴多”,农村话糙理不糙,明清时期这里名仕辈出。太卜寺、大理寺、宗人寺、光禄寺、五城兵马司。既有祖孙五代辈辈为官,也有的兄弟几人并列朝堂。真可谓是“仕宦簪缨之府、诗书礼仪之乡”。稽考有关史籍,东陈村在朝中有据可查的高官显仕有数十人之多。“上了东陈坡,就是银子窝”,形象地描述了彼时的东陈村富甲一方。据《平阳古村落?浮山东陈》一书记载,明清时期村中有很多人从事经商活动,因善经营、会管理,成为一时的富豪之家,在晋、京、津、两广等地都开有店铺和商号。

今夏,我在黄山黟县住了十多天,见过一些古民居。这里的民居设计和黟县大不相同。黟县古民居多是连院、高墙、小天井、小房间、小窗。窗槅雕刻精细,涂朱漆,勾金边,但采光很不好,卧房里黑洞洞的。所有建筑显得很拘谨,很局促。东陈村的民居为木石结构,木构暴露,多为本色,薄墙充填,屋顶出檐大,显得很自由,很开阔,很豁达。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黟县民居反映了商业社会文化。我在黟县一家的堂屋里看到一副木制朱红对联:“为官好做商好守业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很朴实地说出了商人哲学。黟县民居格局,正与此种守成思想一致。东陈村民居则表现出一种耕读社会的文化。山西南部一些村落宗谱族规都有类似词句:“读可荣身,耕可致富。勿游手好闲,自弃取辱;勿少壮荡废,老悔莫及。”因为长时期的熏陶,东陈人的文化素养是比较高的。“人生其地者皆慧中而秀外,温文而尔雅”。这种秀外慧中、温文尔雅的风度,到今天,我们还能在东陈人身上感受得到。想要了解中国耕读社会文化形态,东陈古村,是具有生命力的标本。

东陈村古为出入县境的通道,车来马往,商贸繁盛,素有“东南重镇”之称。驱车前来,一进入东城村界,就有连绵不断的矮墙断垛迎接。进入村里,迎面扑来了的是一个高大的牌坊。这是清乾隆年间奉直大夫李兴通之妻王氏的节孝牌坊,其建于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四八年),据说是奉旨敕建。牌坊高八米、宽七米,三门四柱的石质牌坊。过去来到这里的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旧时村里曾有四座牌坊,两木两石,三个节孝牌坊,一个功德牌坊。可惜现在只剩下这一座了。

当我们驱车来到东陈村时,老支书李逢华已经等候多时。他笑容可掬地领着我们走进古村落,在贞节石牌坊、李氏宗祠前,一一介绍着久远的历史故事。据了解,东陈村现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在该村的阁楼上有所记载。明洪武年间重修的“东南重镇”“龙峰钟秀”石雕,李世民的家庙“天圣宫”,就是最好的说明。

村内共有古院十七座,保护比较好的是六宅院、八宅院。在该村的青石板路上,我们跟在老支书身后,走进南街一座很有气派的木雕门楼院落,这是一座一门多进的豪华二层四合院。这里在抗战时期曾为浮山县民主抗日政府所在地。门正面的砖雕影壁上,一个硕大的“福”字首先映入眼帘。在其巨大的影壁下,有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吴牛喘月、蜀犬吠日等七幅砖雕图案,表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门和左右两个院门组成了一个“品”字,意为做事先做人,品行要端正。左右两道门分别为六宅院和八宅院,走廊的护栏上雕刻有各种花鸟艺术图案,栏壁上的灵山、青松、翠竹壁画栩栩如生。砖雕的门楣上刻有“和谐”“孝友”“姻睦”等字样,匠心独具,笔力苍劲,可谓艺术珍品。这是清乾隆年间监生李维平修建的一门两进的四合院。而其南院西房四根廊柱下的柱础,石质精良,四面雕刻有各种凸形狮、猴、书、画皆成典故。有关专家考察后说,这样的柱础在北京故宫里才有,其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在另一处木雕垂花门楼的院落,是村民李永富的院子。大门内墙影壁上斗拱砖雕,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叫“贪”的怪兽,贪婪的正看着太阳,令人深思。这里的寓意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廉洁修身,两袖清风,不要贪得无厌。房檐下的砖刻治家格言行书刚劲有力,廊柱底座石鼓的八角型石雕神态各异,彰显着传统文化特色。门匾“温恭”“履中”“诚信”体现着儒家道德思想。由此,我便联想到当年的东陈李氏家族,三十余人在朝为官,在野经商的也为数不少,但从未发生过贪赃枉法的事情,实在是史上少有。也正是这样的治家修身理念,给这些为官为商者警钟长鸣,做到严以律己,从而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老支书李逢华现在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大道德楷模提名奖”人物。这几年虽然上了岁数,他却自觉的当起了东陈村的旅游解说员,把村里的历史沿革和文明风尚编成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一心为了家乡的旅游事业,不厌其烦的迎来送往,但愿他的希望能成为现实。

离开东陈村,我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老支书李逢华带着隆重浮山口音吟诵的顺口溜:

东陈是个古村落,

村里文物古迹多。

村后大庙有一座,

街头小庙十二个。

石木牌坊有四座,

古柏老槐二十棵。

四合院子几十座,

各个独具有特色。

……

三十多年前我初到北京时,曾在“都一处”烧麦馆(前门大街三十八号)吃过饭。没有想到这个有名的馆子是浮山人开的。

参观东陈村时,有一处院落的主人是“都一处”创始人的后人。他家里现在还存有“都一处”的旧物和照片。经主人介绍,一七三八年(乾隆三年),山西浮山人王瑞福,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开办了一个席棚小酒馆。最早经营“炸三角”和“大炒雪里白”、炸豆腐、烧酒等,因门口挂一破葫芦而得名“醉葫芦”。乾隆十七年(公元一七五二年),乾隆皇帝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天色已晚。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帐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醉葫芦”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三人走进了酒馆。王瑞福一看这三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馆的经验,连忙把三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炸三角”和“大炒雪里白”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三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乾隆尝了一口“炸三角”,觉着挺好吃,心想:“我在宫里肥吃海喝,哪里见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呀!”随即脱口而出:“味道真不错!”原来这“炸三角”俗称“烧麦”,乃浮山风味小吃,就是面皮里包上各种肉馅笼蒸至熟;“雪里白”就是葱白炒豆腐。乾隆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乾隆听见外面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便生出几分感慨:“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虎头匾,上面写着“都一处”三个字,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乾隆皇帝御笔赏赐,三十晚上来吃饭的三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将御匾挂在酒馆最显眼的地方。从此,“醉葫芦”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我从王家后人家中一张发黄的照片上看出,乾隆当年用餐时坐过的椅子,用黄绸子围起来,当“宝座”一样供在“都一处”餐馆内。旁边还写着一首藏头诗:

都城老铺烧麦王,

一块黄匾赐辉煌。

处地临街多贵客,

鲜香味美共来尝。

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所制烧麦的鲜香味美,都一一道出。我想,回京后一定再去“都一处”吃一次烧麦,看看味道与当年有何不同?

(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