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红扁担”挑出致富路
—— 浮山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2022年以来,浮山县坚持“党建引领+市场推动”,探索培育符合现代市场经营理念的县乡村三级主体平台,在县级层面成立浮山县红扁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动乡村两级市场主体平台,实施大棚樱桃标准化种植项目,打造“浮山樱桃”特色品牌,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据了解,樱桃种植项目是浮山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N”思路的关键举措之一。该项目共涉及50个行政村。其中,统筹38个村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900万元,对接新兴企业投资3700万元,建设176亩的县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采取统筹整合资金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投资1000余万元发展12个樱桃产业示范园。

“统筹+撬动”
率先建成县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

县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坐落在响水河镇东陈村,33座大棚分成几列,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浮山县是低山丘陵地貌,阳光充足,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是发展樱桃产业的理想区域。去年以来,由该公司牵头,率先建成县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有计划、分步骤地指导各村合作社投资建设樱桃产业示范园,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樱桃产业集群。”浮山县红扁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彦介绍说。

浮山县红扁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1900万元扶持补助资金用于建设大棚,建好后招商引资引入具有樱桃种植技术的山西民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企业投资栽植樱桃树、建设办公厂房,随后进行运营管理。38个村合作社每年可稳定增收2.5万元,还可带动约100名本地劳动力务工增收。

大棚入口处,一个智能管理设施颇为醒目。山西民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民说:“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施大棚应用技术,通过智能平台进行管理,有水肥一体化系统、喷滴灌系统、实时温控系统、太阳能光感自动卷帘系统等多个系统。”县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成,为各村樱桃示范园的建设提供了发展路径和技术支持。

“扶持+培训”
辐射建设村级樱桃产业示范园

在天坛镇聚粮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矗立着一座长80米、宽14米,占地2.5亩的智能温室大棚,各种自动化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村的大棚栽植了60棵成年樱桃树,县里定期会组织培训,还有技术专家来大棚授课,村民们看着红彤彤的大樱桃心里美滋滋的,今年5月下旬就可采摘,后年丰产后每棵树能产到35公斤。”聚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亚民说。

聚粮村的这座樱桃大棚,是浮山县12个樱桃产业示范园之一。县级标准化种植基地为各村产业示范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负责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民英公司与各村签订了“五包协议”,不光包大棚的建设质量、樱桃栽植成活率,还包技术、包品种、包销售,为村集体合作社免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县委坚持每年从5个方面对樱桃产业园进行考核排名,着力提高各产业园的规范化管护水平。

大棚里,技术员李作艮正在精心修整地垄。他说:“管护这些樱桃树不能随便干,必须得有专业的技术。县里不光举办了技术培训,还有专家来到大棚里现场授课,手把手地教,教我们管护技术要点。自从这座大棚修建起来,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浮山县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组织全县大棚樱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60多人开展管护技术培训,县委组织部将樱桃技术培训作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能力提升的必修课。农技专家通过详细讲解、实地演示、手把手教学让参训人员真正掌握了樱桃花授粉的技术要领。大学生村官付晨昕说:“经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樱桃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后也能为樱桃的发展出力。”为保证大棚樱桃产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浮山县充分发挥科学种植的引领组织作用,在樱桃树管护各个关键时期组织技术培训,以高标准、新技术推动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调度+落实”
合力推进樱桃产业稳定增收

浮山县把大棚樱桃种植作为“一县一品”主导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碰头会、专题会、见面会进行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全程跟踪落实,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专班组长,11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专班,坚持每周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以及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分管领域有关事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基层一线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学习樱桃种植技术、齐心协力投入产业发展。

目前,各个大棚樱桃长势喜人,浮山县还确定了樱桃产业“两路两带”发展思路,以国道241和省道230两条主干道为基础,沿线村庄发展两条樱桃大棚示范带,分三步走发展樱桃产业,2023年完成浮山县张庄镇北宫村樱桃标准化育苗基地,同步按计划建设示范园;到2024年实现全县100个村发展樱桃产业,届时这一特色种植产业将惠及更多集体和农户。可以预见,“浮山樱桃”将成长为一块独特的“金招牌”,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