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走进大棚看“春天”

“刚开始,我和其他村民一样对蔬菜大棚种植心里没底,困难和风险并存。”近日,在浮山县张庄乡温室大棚园区,种植户衡麦科对记者说,起初村里人并不看好蔬菜大棚种植,认为这个项目风险大、资金回笼慢,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像衡麦科一样的村民依靠温室大棚收获满满。

走进衡麦科的蔬菜温室大棚,满眼翠绿,辣椒、豆角等蔬菜长势喜人。“今天室外温度低,得不定时调节风口。大棚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一定要控制在28℃-32℃。”衡麦科说,他种植蔬菜大棚成功的背后是对种植技术的不断突破。2010年,衡麦科开始建大棚时缺少资金,浮山农商行给他发放了6.5万元的免息贷款,政府还免费提供了种子、农药、肥料,又专门聘请了农业技术员,长期给像他一样的大棚种植户做技术指导。

“喜欢农业是一回事,关键还要懂农业、懂技术。”51岁的衡麦科看着大棚内的温度计坦言,他从最初的一个大棚发展到后来的6个,再到改造升级大棚,现在能发展得这么好,除了农商行资金上的支持,还离不开县里的技术帮扶。

“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县里专门成立了蔬菜技术服务团队,为大棚种植户引进优良的蔬菜新品种,并进行合理的配方施肥,每周安排技术员进棚入户查看蔬菜长势,每个月对大棚种植户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和我们面对面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服务工作。”衡麦科说,这样贴心的“护航”让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收益也大大增加。

面对技术薄弱的挑战,衡麦科选择了最“笨”的方法,那就是下苦功狠学:技术员来指导时,他套近乎、拉家常,围在技术员身边问问题。如果没有马上理解技术难题,他就先模仿、再创新,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蔬菜种植技术,还通过网络与技术员沟通,进行远程技术指导,为自己的“绿色宝贝”保驾护航。数年的锻炼,让衡麦科的种植经验慢慢积累,不仅对自家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得心应手,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为了保证蔬菜长势良好,我们购买了棚架和塑料布,无论什么天气都会准时到棚里,风雨无阻;为了打开销售市场,一家一家去推销……”衡麦科细数这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经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出好菜、卖上好价钱。

“棚里的豆角和辣椒都可以采摘到五六月份,这几天辣椒每天采摘100公斤左右直接送往超市。除了自家棚里的蔬菜,我还收购村民的菜,然后统一供应给超市或批发给蔬菜收购商。”在种好大棚的同时,头脑灵活的衡麦科还尝试通过线上渠道增加蔬菜销量。

看着满棚生机勃勃的蔬菜,衡麦科充满期待地说:“希望自己的种菜经历能够丰富和开拓当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思路。致富并不只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条出路,只要敢想肯干,在家乡一样能实现致富梦。”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