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我的姥姥
◆ 陈 晓 鸽

我的姥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物质上她并不富有,但她的乐观、豁达、坚强的精神和积极向上、不屈服于命运的生活态度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姥姥生于1930年,当时的中国战争不断,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姥姥的父亲不幸死于战乱、英年早逝,留下姥姥母女三人艰难度日,当时姥姥才七岁,却过早地品尝了亲人离去的痛苦。姥姥曾经念过几年书,后来因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在家种地、纺织,小小年纪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记忆里,姥姥经常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在某一个暖暖的午后或在灰暗的、摇曳着煤油灯的夜里,姥姥东一茬西一茬地唠着,有时一阵儿沉默,许久又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讲起旧社会的困苦和艰辛,姥姥满含心酸和无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姥姥一家也迎来了新生活。虽然能吃饱穿暖,但日子过得也很紧巴。当时姥爷在浮山县信用社工作,姥姥扛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锄地收麦、挑水织布、做衣做鞋,姥姥样样都拿手。虽然生活艰苦,但姥姥没喊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累。姥姥一生生育了七个子女,母亲最大,后有五个舅舅,一个小姨。母亲说,从她记事起就帮着姥姥做农活,先是跟在姥姥身后磨面、秋收在地里拾麦穗,要么就是看弟弟,也就是我舅舅,再大点就会做鞋做袜了,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和姥姥一块儿做衣做鞋,困的实在睁不开眼才睡觉,而姥姥却还在灯下继续着劳作。母亲说,家里娃多,费鞋,每天晚上做都供不上娃穿,不像现在,啥都有卖的……就这样,姥姥白天下地、晚上缝织,和姥爷一起辛辛苦苦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

等到娃们长大成人,本来能指着孩子搭把手,但姥姥毅然决然地把十八岁的大舅送到部队参了军。姥姥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家能有啥出息,七尺男儿就得在外闯荡,为国家出力。虽然姥姥大字不识几个,但她的深明大义却令我们动容和敬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姥姥的命运总是如此坎坷。姥姥五十岁时,姥爷患肝癌去世,家里顿时塌了天。五个舅舅中只有两个成了家,最小的舅舅才十二岁。命运多舛造就了姥姥坚强不屈的性格,姥姥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哭天抢地,坚强地领着孩子们为姥爷办理了后事。家里没了顶梁柱,往后的岁月更加艰辛,倔强的姥姥没有向命运低头,种地、割草、喂猪、养牛……姥姥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背驼了、腰弯了,但姥姥没有向生活弯腰,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陆续为舅舅们娶了媳妇、成了家。

后来,母亲和舅舅们进了城,参加了工作,本来想接姥姥进城享几天福,但姥姥死活不愿意进城,老说住不习惯,其实她是怕拖累儿女。

姥姥七十岁时,母亲不放心姥姥一个人在村里居住,总算说服姥姥,把她接到了城里。住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宽敞房子里,姥姥十分感慨,说她赶上了好时候,这辈子也值了。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姥姥一直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剩菜剩饭姥姥舍不得倒,谁的袜子破了扔了姥姥捡回来,补好留着自己穿。姥姥常说,做人不能忘本,啥时候也别忘了咱是从苦处过来的。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忘初心”吧。

姥姥一辈子没放下过手里的活儿,晚年更是不得闲。不管住在谁家,姥姥总在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八十几岁时还给舅舅家织粗布。坐在老式织布机前,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响,姥姥肢体协调、手脚并用,一织就是一上午。她不仅动作娴熟,而且织出的粗布纹理清晰、密集精致,受到了邻居们的夸赞。大家都不敢相信,这竟是出自耄耋老人之手。

姥姥一生辛苦劳作、无病无灾。谁也没想到,2019年10月26日早上,姥姥像往常一样起床后突发心脏骤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9岁。母亲说,姥姥一辈子都在付出,年轻时为儿女操劳,临了也没卧榻病床一天去麻烦子女……说着母亲哽咽了。

后来我们收拾衣柜时,发现姥姥生前为我们做的鞋垫、枕头、各种花布拼凑缝制的花门帘、缝补的衣服,整齐的针脚、精致的做工,仿佛诉说着姥姥辛劳的一生……看着这些遗物,眼前浮现出姥姥的音容笑貌、想起姥姥说的话,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

(作者单位: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