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的龙角山西北,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古村落东陈村。在这里,明清时期的宅院鳞次栉比、各具特色,文物古建遍布全村,形成了庞大的古建筑群。因此,也就有了“上了东陈坡,秀才官员多”、“上了东陈坡,就是银子窝”的美誉。
8月30日,记者一行前往东陈村的路上,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道路两旁行行柳树成荫,与该村的古建筑群遥相呼应,显得更加浪漫,古村古风古韵美不胜收。
我们来到东陈村村民委员会时,70后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温金锋,敦厚热情的他,又是开水又是泡茶,忙得不亦乐乎。74岁的老支书李逢华,笑容可掬的领着我们走进古村落,在贞节石牌坊、李氏宗祠,一一介绍着久远的历史故事。据了解,东陈村现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在该村的阁楼上有所记载。明洪武年间重修的“东南重镇”“龙峰钟秀”石雕,李世民的家庙“天圣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里是自古以来晋东南通往晋南的交通要道,素有“东南重镇”之称。
在该村的青石板路上,记者们跟着老支书踱着雨水,走到南街一座很有气派的木雕门楼院落,这是一座一门多进的豪华二层四合院。门正面的砖雕影壁上,一个硕大的“福”字首先映入眼帘,表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门和左右两个院门组成了一个“品”字,意为做事先做人,品行要端正。左右两道门分别为六宅和八宅院,走廊的护栏上雕刻有各种花鸟艺术图案,栏壁上的灵山、青松、翠竹壁画栩栩如生。砖雕的门楣上刻有“和谐”“孝友”“姻睦”等字样,独具匠心,笔力苍劲,可谓艺术珍品。据说这是清朝监生李维平于乾隆年间修建的一门两进四合院。现在的院主李逢华说,此院曾出过6个拔贡,抗战时期还是浮山县政府所在地。
在另一处木雕垂花门楼的院落,是村民李永富的院子。大门内墙影壁上斗拱砖雕,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叫“贪”的怪兽,贪婪的正看着太阳,令人深思。这里的寓意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廉洁修身,两袖清风,不要贪得无厌。房檐下的砖刻治家格言行书刚劲有力,廊柱底座石鼓的八角型石雕神态各异,彰显着传统文化特色。门匾“温恭”“履中”“诚信”体现着儒家道德思想。由此,我们不禁想到当年的东陈李氏家族,30余人在朝为官,在野经商的也为数不少,但从未发生过贪赃枉法的事情。也正是这样的治家修身理念,给这些为官为商者警钟长鸣,做到严以律己,从而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老支书李逢华是今年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临汾市“十大道德楷模提名奖”人物,浮山县的“十佳道德模范”。这几年虽然上了岁数,他却自觉的当起了东陈的旅游解说员,把村里的历史沿革和文明风尚编成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东陈是个古村落,村里文物古迹多。村后大庙有一座,街头小庙十二个。石木牌坊有四座,古柏老槐二十棵。四合院子几十座,各个独具有特色……”他一心为了家乡的旅游事业,不厌其烦的迎来送往。
东陈村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报账员王长林,20年来,在会计岗位上先后服务了七届四任书记、主任,有一颗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热心肠。是他首次在省内外披露了李家大院厚重的古代文化遗存,使东陈古村落走出浮山,走出山西乃至全国。他以自己丰富的学识,担任义务讲解员十多年。近年来,他是临汾市“优秀共产党员”,浮山县人民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和县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他兴奋的对记者说,东陈古村落在农耕文化、教育文化、商贾文化中都有着深厚的积淀,在不同的季节能让不同的人群,感受到不同的东陈。2006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两次考察东陈。曾意味深长的说:“山西不缺大院,但像东陈李家这样规模宏大的官商大院仅此一家。”2016年,东陈村在申报国家住建部第四批传统村落时,与会专家给了该村这样的评价:“一个有文化故事的乡村旅游才有灵魂,才能留得住人心,能留得住人心的是文化。”
提起现任村支书温金锋,村民们异口同声的夸奖说:“咱们的支书是个实干家”。知天命之年的他有张娃娃脸,张嘴说话先带笑,是村民们心目中信得过、靠得住的“领头雁”。面对未来的规划,他满怀信心的说,浮山县委、县政府对东陈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体发展目标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游客接待服务区、文化研学区、休闲服务区、窑洞住宿体验区、八处古院落游览区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目前,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17万元,打造东陈小杂粮石磨面粉加工项目,为游客提供无公害、有机黑小麦面粉。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农业示范、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把东陈打造成“山西省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
走进美丽乡村,体验幸福生活。魅力无穷的东陈村,依托古村落文化资源优势,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宁静的乡村将要沸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