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刀尖上的温馨
—— 再论浮山县民俗与剪纸

(接上期)当过路人一旦看到那家大门口悬挂有“告门剪纸”,从它的层次便可以知道死者的年龄。一岁一层图案,层层连接,死者如果是百岁老人,“告门纸”的气势就可想而知了。死者的穿戴也有讲究,“头枕牡丹、脚蹬莲,后辈子孙坐状元”,说的是死者的枕头要张贴象征富贵的牡丹剪纸,冥鞋要张贴象征清白的莲花剪纸,这样才能垂荫后代。殡葬时在灵前,摆放着大量五彩剪纸和剪纸制成的纸幡,祭楼棺罩、金山银山、童男童女、尤其是纸幡,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呈圆形直径一米许,上下六层,约三米高,周围垂紫罗百合香。祭奠时,垂香齐燃,烟雾缭绕,花光四射,显得庄严肃穆。停放棺木的地方要搭设灵堂,灵堂前摆放百日楼、童男童女、金山银山和陪葬物纸制品,陪葬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现在,陪葬物增加了豪华汽车、洗衣机、电冰箱、电话沙发,还有高楼大厦。

由于气氛的渲染,办丧习俗越来越隆重了。灵堂前还悬挂纸幡,纸幡呈圆形,直径一米许,上下四层,约两米高,周围垂“紫罗百合香”,气势磅礴又精致。

出殡前,棺木上装饰个华丽的棺罩,起灵时,鼓乐齐鸣、垂香齐燃,烟雾缭绕,花光四射,显得庄严肃穆。

告门剪纸、香幡这两张冥花剪纸。是办丧事中常见到的剪纸图案,一幅是天桥上童男手持引魂幡、童女手持天灯,身下有正在鸣叫的公鸡和狗。另一幅剪纸,天桥上童男乘坐天鹅、童女乘坐鳌鱼。剪纸艺人高青果告诉我:人死后要升天堂,由童男童女乘坐天鹅、鳌鱼护送,时间要在鸡狗叫鸣前动身,太阳出来就错过了升天的时机。

还有一些剪纸,与民俗关系不大,完全是艺人们借题发挥,巧作文章:地震,是古代人类可怕又难解的灾害,传说海中鳌鱼,力大无比,身负蓬、瀛、壶三山。鳌鱼翻身,天地为动,便是地震。大翻身大震,小翻身小震。为了降服鳌鱼,人演化为神,这个神叫观母娘娘,她端重、善良、美丽、法术高明,把鳌鱼压在身下,叫它永远不得翻身。这一蒙味而虔诚的神话,世代相传、传来传去,形成了习俗。妇女们总要剪一张“观母娘娘坐鳌鱼”的图案,贴在门口,等于迎来观母,避开灾难,阖家平安。

《狗咬耗子》、《老鼠钻风匣》、《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作品,都是根据歇后语创作而成的,是剪纸中的讽刺小品。 剪纸中的炉台,完全用花朵叠成,连熊熊火焰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然而这一装饰并不失真,细细观察火苗,也确实有菊花的形态之感。这些都可以看出艺人们观察事物和运用 夸张变形的剪纸手法。剪纸上的两个顽皮的熊猫,造型生动,线条洗练,形象各异,其妙处全在于作者巧用剪纸语言。

猪向来是农家一宝,剪纸上的肥猪,背负南瓜、臀戴金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介绍了养猪的知识。

《老鼠偷油》,生动地刻画了老鼠一家偷油的丑态,两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鼠儿子,掉进了油罐,吓得即将入口的一对老鼠目瞪口呆,而两只老谋深算的老鼠家长见此情景,急忙上前搭救,在慌忙之中把两只小儿子丢开了,急得直叫唤。

《猪八戒背媳妇》用闹剧的形式,戏耍爱美女的八戒。这幅剪纸取材新颖,形象生动、构图严谨,黑白分明。著名剪纸艺术家吕胜中在《民间剪纸精品鉴赏》中高度评价了这幅剪纸作品。

二十四孝故事流传至今,很多民间艺人根据故事情节制作成剪纸,剪纸《姜诗跃鱼》、《蔡顺哭棺》多点透视、单摆平放,对物象的处理姜诗跃鱼是远大近小,物象互不遮挡。 王宝珍艺人遗作很多,每个剪纸都能体现出这个特点,我以作品《王祥卧冰》为例。《王祥卧冰》是我国二十四孝经典故事之一,作者巧妙的运用了直线条、月牙形和锯齿纹等剪纸语言,人物、河流、鲤鱼形象生动,王祥的一个眼睛夸张后就占据了一个脸,造型奇特,线条洗练,装饰性强烈。几位法国友人看了她的作品所得的影响是:外轮廓清晰精确,装饰性强,富有表现力。

《空城计》剪纸作品反映了三国时期魏蜀之战,司马懿 奇取了西塞街亭,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 在外,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 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持帚打扫, 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不敢贸然进城,退兵二十里。等 到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 空城计。王宝珍艺人为了突出诸葛亮在城门上镇定抚琴的形 象,他将诸葛亮的身体、城门和琴体融为一体,城门两边刻 画出两颗参天大树,城门之上突出了诸葛亮悠闲自得的样子,两个老弱兵丁打扫街道,作品体现出智慧和力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这是多么珍贵的剪纸作品呀!

《马上封候》剪纸是成语剪纸,作者李康,刻画了憨厚 的一批骏马,上面窝着一个猴子,手舞足蹬,十分可爱。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剪纸是歇后语剪纸的代表作,作者李康,用阴刻的形式刻画了姜太公人物形象,讲述了姜太公钓鱼的生动场景。

第三:剪纸艺术的新天地 。

任何艺术不发展就会淘汰,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失传,浮山传 统的民间剪纸曾面临着这样的危局:居民糊麻纸的窗户“田”字格, 已被装成玻璃的窗户所代替,姑娘们的结婚再不穿“前菊花,后莲花” 的绣花鞋。办丧的习俗也在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千百年来所延用 的剪纸开始出现萧条,剪纸艺术能不能生存?它的出路在哪里呢?

另一种情况,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风俗习惯扑面而来,人们 的艺术追求、欣赏能力在不断的提高,比如:雄伟的建筑物上需要精 致的图案装饰,漂亮的家庭陈设最好有雅致的剪纸图案布置。报刊插图、书籍装帧、挂历、年画、台历,如果采用民族风味的图案,则别具一格,就是故人之间馈赠,国际之间的交往,剪纸也堪为珍品,也应该说又是剪纸艺人足以开拓的新天地。浮山民间剪纸艺人们清醒地嗅到了这些情况,努力适应新的需要,近年来,浮山剪纸既保留了优秀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

我是从实践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1973 年创作剪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入展山西美展,被《山西群众文化》封面采用。1976 年,我和赵俊杰先生借地方年画复苏之机,用剪纸的形式制作了年画《农事图》,入选全国年画展览,《中国建设》杂志用五国文字印刷发行世界各国,原作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78 年创作《五业兴旺》佛尖纸,由山西出版社出版年画。1979 年用剪纸的形式制作书签《中国古代科学家》入展全国科普美展,获二等奖,产品销售日本等国。1980 年和滕风谦、申沛农先生合作,制作剪纸壁挂,作为北京市剪协的礼品赠送外国友人,产品出口芬兰。1981 年创办剪纸工厂,创作《仕 女图》、《狮子舞》等 10 种剪纸产品,销售 12 个国家和地区。1982 年创作《农事窗花》入展全国首届剪纸展览。《狮子舞》由山西出版社出版。1983 年创作染色剪纸《花瓶》被《山西青年》封面采用。同年创作套色剪纸《民兵练武》被《华北民兵》杂志 12 期封面采用。

1980 年到 2012 年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新时代精神的剪纸作品 510 件,被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 10 多家报刊杂志采用。1992 年到 2006 年制作贺年片、挂历、台历多种。 2011 年和长子乔文阁合作大型剪纸连环画《老子八十一化图》,为道教文化提供了研究资料。2012 年在侄子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建议下,徒弟张亚强帮助开启淘宝店,制作科学界、体育界、文学艺术界各类名人肖像 2000 余件。-2013 年为山西海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计海棠商标并创作《福娃》台历。2014 年中国邮政出版《山西风光》邮票和《弟子规》、《三国人物》电话卡。同年创作戏剧人物剪纸,被《蒲剧艺术杂志》采用。2016 年,美国集邮集团出版发行《老子肖像》、《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

2015 年中国——厄瓜多尔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向厄瓜多尔副总统格拉斯赠送由我制作的剪纸肖像。2016 年为电视剧《双拜寿》制作片头片尾剪纸。2020 年和孙子乔秦合作《引领世界进步的人》剪纸作品被中科院收藏。多年来,编著《中国浮山剪纸》、《浮山美术作品集》、《浮山书画集》、《浮山民俗与剪纸》、《浮山民间艺术荟萃》、《王宝珍剪纸作品集》、《郑洪峨剪纸作品集》、《艺博足迹》、等读物八种,由山西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收集到的全国各地剪纸作品以及和剪纸有关的刺绣、布艺、根雕、石雕等其它民间艺术建一个家,长期保存下来。2004 年在县人民政府支持下批拨土地 3 亩、在浮山县城建东方艺术博览馆。2006 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 2000 平米,建筑面积 2000平米,设剪纸艺术展示中心、剪纸艺术培训中心和剪纸艺术制作中心及我的民间艺术研究工作室,还设有郑渊洁童话作品厅。2010 年山西省文化厅授予山西省浮山剪纸博物馆,十五年来举办剪纸培训、各种展览、进行剪纸对外交流、以及剪纸传承,创作做了大量的剪纸作品,为保护、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的传承体系:母亲李康是第一代、我是第二代、长子乔文阁是第三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长孙乔秦第四代(市工艺美术大师)。

(郑洪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