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浮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可谓是研究成果丰硕,事业成就卓著,堪为辉煌的十年。
换届以来,无论在哪方面,三晋文化研究会所取得的业绩都是前所未有的。如对《弟子规》的持续深入研究,以及其远景规划等,均有一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浮山地域的道教文化、饮食文化、企业文化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抢救都有独到的研究硕果。至于在人文方面与有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乃至人文科学等人事的述论、抒写似已达到淋漓尽致的境界。由三晋文化会主持出版发行了近百本个人专著,颇受社会欢迎,起到了积极的正能量作用。特别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而编写的《浮山文化通览》这部典籍性鸿篇巨制,内容包揽古今诗文优秀篇章,风土习俗礼仪及绘画、剪纸等,可谓包罗万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赞赏。其它各类专业性书籍编著印制达45本之多。
为了发挥各位理事的积极性和各自不同的潜能,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创办会刊《人文神山》一年两期,每期一个中心主题,诗文不限。对于来搞,一律兼收并蓄,以兼容并包的办刊宗旨来处理予以刊载。如此会刊,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和议论,认为内容单一、难免千篇一律,其实不管有什么说法,唯有的现实情况却是,《人文神山》自创办以来已发行二十期。因它印制精美,设计精致,封面图案与内容紧密相连,且极富创意,几乎每期给人以全新的观感。令人不禁生出急切,“一读为快”的欲念。这一点首先就非常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赢得了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广泛喜爱。当打开仔细读来,复又颇觉甚值一读。因其中诗文不乏佳作连篇,使你感到不仅有滋有味且增长不少原本并不知道的“新”知识,甚而包括日常生活的某些常识。由是,足见奇志会长之深谋远虑,良苦用心。
就如此一份杂志类会刊,发行面颇为广泛。需交流,应上报,本地散发,少数远在外地的乡亲之索要,应该说社会需求量挺多的。当因汇报工作报送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时,市文化会领导刘合心会长听完汇报,尤其是再次看到《人文神山》后,很自然地说了句:“全市十七个县(市)若都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话很简单,也很朴实,更为洗练,但却甚为说明问题。正因《人文神山》有让人震奋的欣喜,更叫人有所期待和倍受欢迎。因之,所有理事及那些热爱文化或即将成为理事的社会各界中老年和一些青年,非常的热爱这本会刊。尤其憧憬着自己能有文章或诗词刊登其上,真是一件颇感幸福的事。这也是其稿源颇多之故吧!
原本普通一般的涉老组织,又创办了同样平常亦普通的会刊《人文神山》,短短十年间,竞办的如此丰富多彩,风生水起,备受社会欢迎,上下一致地褒赏,怕是初始未能料到的。那么何以能有如此积极的社会效益呢?我想就三晋文化研究会的组织与领导人略谈点所感。
任何事,不同的人为之,结果一定是两样。有句通常所说的话,即事在人为。人,当然是决定性关键因素。人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隐约间,似乎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有过一个“三晋文化研究会”。但那是尚在其位的个别领导,少数同样是在岗的职员,凑在一块,据说也做了一些事。但应该说那是其正常的业务,份内的事且较简单。故在社会上没产生什么影响,甚而多数单位的干部,根本不知有那么回事。于今日之同名单位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因身为市文化研究会理事的姚锦玉等在应县老促会之约,编写过抗战类的书 ,不久,便在市文化研究会指令下,有个人承担编撰文化类书籍,如“古八景”等。张金科协同姚锦玉组织相关退休人员,编写了如诸葛古村落、梁村古村镇等书籍。因为和市文化会有个正常的业务联系,也称其为“浮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虽为临时性的,但人们习以为常地将其称为首届。
换届后,被县上正式认定的浮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才算名副其实的第二届。
本届会长张奇志沉静稳重,才气纵横,给人的印象是文人气质使其不仅学样丰厚,又身为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和县作协主席,其诗文词赋俱佳,作品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真乃为文宏中肆外,屡有高峰之作面世,实至名归。最近所写关于安永全的评介文章,更是锦上添花,无懈可击,无可争辩......。
身为会长,《人文神山》每期都亲自安排,亲自把关,一直到出版,均亲力亲为,故此会刊越办越好,令人赞佩。
张奇志深知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对传统,应怀有温情和敬意,人文内涵应拓展,人文精神需发扬,更要加强人文修养,增强人文见识,是一个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的文化人秉承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奇志会长当是这样的学者型领导者。县三晋文化研究会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人文神山》能办得出乎意料的深受读者欢迎,主持者奇志会长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何况还有极富组织才能的副手张金科之辅佐,又有广泛联系主办事务性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王绍安呢!当然新增的各具千秋的赵耀景、杨学珍、盖丹等也为文化会增色不少。
让我们在奋进“十四五”,奔向牛年新的征程中,在丑牛的带领下以甘做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以老黄牛的韧劲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牛”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