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脱贫攻坚带头人 埋头苦干做实事

我今天讲述的主人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养殖专业户,他名字叫卜德印。名不见经传,简单的姓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沧桑岁月的痕迹刻在他的脸上,逝水流年的记忆刻在他的心里。每每提起往事,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恩党、感恩政府”,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老百姓,在全县脱贫攻坚战役中,扛起了畜牧扶贫产业的大旗。他不是党员,却有一颗爱党、爱国、爱县的心;他不是村委委员,却时时刻刻牵挂本村经济发展。

大道至简,方为自然。他家境并不富裕,却憨厚朴实,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干事创业精神。每每与他交谈时,话语间表露出,他时刻关注县情、乡事和村集体,关心村民邻里脱贫。他立足本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养殖产业,是一个通过产业脱贫致富的活典范。他从事养牛、贩牛多年,经他道出迷津后,为整村脱贫、产业脱贫打开了天窗、亮起了明灯。合作社对接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托养、代养”委托给卜德印管理,精湛的养牛技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分红12万余元。2020年4月份出栏肉牛38头,折合现金80余万元,现有存栏78头。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为了养殖肉牛能够扎根山区乡镇,他顶着烈日、冒着严寒,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说服贫困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背后的辛酸和汗水,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2017年8月,李家堡村陈志刚需要购买母牛,经他介绍购买母牛17头,当天一头母牛分娩两头小牛犊,按照当时价格一头小牛犊8000元计算,等于送给陈志刚16000元。从他淳朴的行动中,看到一位普通老百姓为了脱贫、为了贫困户增加收入牺牲的一切。在他的垫资下,李家堡村也有了村集体经济,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有了产业。合作社一天天壮大,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如既往的继续帮助更多的人。经村第一书记与山交村工作队联系,得知山交村会计王玉明养牛两年未出栏,他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走曲沃、跑洪洞,帮助王玉明调整肉牛品种,由原来的绝育川牛换成西门塔尔,饲养一年来由400余斤长到1000余斤,今年10月份即将产生收益。问他,“你累吗”,他总是嘿嘿一笑,说道:“我只会喂牛,又帮不上忙,不累。”2018年底,他终于抗不住了,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的他,通过微信远程视频还不时的指导养殖户喂养方法。媳妇抱怨他,儿子埋怨他,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服务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下来,在他的帮助下,受益贫困户337户,出栏肉牛390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牛舍里的“老朋友”,反刍动物经过一夜消化,正是观察疾病的最佳时间,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牧草配比和饲料配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用他的话说,“那怕自己少吃一顿饭,也要把牛儿喂饱喂好”。近两年,气候变化无常,庄稼长势不尽如人意,给养殖户收储饲草带来困难。他为了增加村民收入,积极与本村21户农户(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联系签订全株玉米种植贮青收购协议,实现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双赢。2019年支出9.8万元收购青贮玉米秸秆,同时也降低了饲养成本,为本村贫困户每亩增收600余元。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他通过微信群获取肉牛买卖信息,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他闲暇之余学习科学饲养方法,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牧草,今年种植青贮玉米190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卜德印念成了“养牛经”“致富经”,只因他对肉牛养殖的情有独钟。只因有你,贫困户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只因有你,你的付出终有回报;只因有你,我们县脱贫攻坚工作才更加扎实、更加稳固;只因有你,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养殖业已经成为山区乡镇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已经成为脱贫致富首选产业;养牛养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带来实惠。脱贫路上有这样一位农民,不懈的追求,忘我的工作,无怨无悔的奉献,我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畜牧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推进我县畜牧事业走向辉煌,为我县巩固脱贫成果贡献畜牧业人的力量。

讲述人:张咪
选送单位:农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