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庆唐观五次更名说

庆唐观,即天圣宫,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贯里村,已废圯,仅存遗址。

据历史记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二月,先贤圣哲老子(李聃)五次显化羊角山下,语邑人:“吾唐皇帝之远祖也。”唐高祖李渊遂认老子为先祖,并派专使在羊角山下大兴土木,建起圣祖庙老子祠,诏令改羊角山为龙角山,改浮山县为神山县。此后,唐太宗李世民扩建重修,改名为兴唐观,以示大唐赖此观而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帝国全盛时期,国力强大,经济发达。玄宗李隆基为庆贺李唐王朝中兴和全盛,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特命近臣高力土董工对兴唐观大肆扩建,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又次三皇殿内均塑有六圣御容,并诏改为庆唐观。后唐长兴中又有增修。

宋代仁宗皇帝赵祯十二岁。即位,年幼儒弱,一切朝政大事母后说了算。这就是史学家们说的“刘太后摄政”。少年天子力不从心,甚感困惑。他想用改变年号的办法来改变时运和政局。于是在即位后的第二年,便改原年号“乾兴”为“天圣”,寓意“天之神圣”。后于天圣4年(公元1026年)诏令改庆唐观为“天圣观”,天圣五年又改天圣观为“天圣宫”。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遣宰相王旦奉玉册,玉宝上徽号日“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县旧志载:“庆唐观址一带,古为槐树,一望无际,森林葱蔚,大约数十围。略为珍珠柏,状极奇古;叶端圆颗,密缀粒粒如珠,与寻常名珍珠柏者,颇不相同。”这即是浮山颇负盛名的八景之一的“天圣古柏”。

来源:《浮山地名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