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帝尧与浮山

治国平阳与避洪浮山

史称“尧都平阳”,其实平阳是后起之地名。原先这里称冀。据《竹书纪年》载:尧、舜、禹即位皆居冀,都以冀为国都。冀都为什么称“冀”《说文》:“冀,北方之州也,从北異声”。冀的原意即北方的一片土地;州,水中高出水面的一块土地。《说文》中解:“水中可居曰州”。段玉裁注:“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这里的“九”是指多数。州,也称丘。《山海经?海内经》:“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古代人选邑址或安邦定国皆以向阳依山面水为主要标准,水北山南的垣丘,称为北,加上读音異即成为冀。陶唐部族的居地,即为晋水、浍水之北的崇山垣丘,即称为冀。随着部落方国的扩大,这大河以北,太岳以南的北方之大原(山西太原)也称为冀;进而渐定为定指扩大为九州的冀州。到夏代,称陶唐后裔的据有的唐国地域曰冀方。大约就是现在的晋冀鲁豫地区。

尧、舜、禹时代,晋水之旁的这个冀都,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央部落邦国联盟——公共权力机构设在这里。最高统治者由这里向全国发号施令,帝尧、帝舜、帝禹都从这里出发,周流五岳,巡狩行教;全国各地的诸侯(邦国君主)方伯定期来这里朝见天子,述职汇报。边远的小国小邦也要到这里来进贡朝贺。这里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是全国的重要经济中心。

尧时期的社会经济,已开启文明之端,从刀耕火种已进入锄耕农耕阶段,农业种植业成为经济的主导。尧还采用因地制宜的政策,教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畜收业、渔猎业都有大的发展。《准南子》记:“尧之治天下者也……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手工业从制陶业进而出现了铜器冶铸,木器制作、玉器制作也有很大发展。人们的居地也由成排的、天井院落式的成组窑洞,出现了栋梁架木构屋的地区建筑。人们的衣着,麻布已成为穿着主要衣料,而贵族富人已穿着丝罗锦衣,帝王则冕旒衮服,即头戴平天冠,身穿绣着龙的袍服。商业已有了大的发展,据记载,北方的美玉、南方的珠宝等许多珍贵的商品都贩运到中原市场上去交易。“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辇,”车、船等交通工具也十分盛行。可以说,当时是一派“尧天盛世”。

可贵的是,帝尧作为后代君主尊崇和人民拥戴的,是他的民主作风和朴实生活。尧遇事总是广泛征求众人的意见,用人则事先让众臣推荐,“唯仁是用,务以求贤”,并“立诽谤之木(华表之由来)于四达之衢,”让百姓反映意见;以致“上下同心,君臣辑陸”,天下和治。帝尧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很简朴,《史记》记:“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淮南子》中也说:“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记载尧屋顶上苫盖的茅草不让人修剪,坐的车子不彩绘描画,铺的席子不收边缘,喝的姜汤不掺和面粉,吃的粮食不精研细磨,整年累月地巡狩四岳,为百姓勤劳奔走。在浮山,亦流传着尧当时和百姓水乳交融许多传说。传浮山城东的尧山为帝尧的避暑之地。《浮山县志》记:“山在县东八里,上有尧庙,庙旁有古井,深不可测。相传帝尧避暑于此,择地掘井,清冽异常。后人以亭覆之,至今遗址尚存。”此井又称为“龙井”,为浮山八景之首:亦称“龙泊”,传“天旱祷雨辄灵。”又传,帝尧母尧姑(古称老年妇女以“姑”)辞世后,埋在平阳东边旁近浮山的堌堆里(今郭行东),建有“尧姑庙”。帝尧每年二月初十都要到堌堆里祭祀母亲。为对其母表示尊敬,去时在五里外下马,至今下马台“履迹犹存”,这里今称下马庄(临汾境)。祭母以后,顺便到东部山区巡查,溯涝河而上,亦于五里外上马,上马台今称马台村(浮山境)。浮山土语称自己的住居为“孤厦”,也传为帝尧所留下的名称。帝尧在尧山避暑建的房屋自称为“孤厦”,帝尧常邀百姓入内坐谈,以至后人民间也将居室称为“孤厦”至今。还传东山有老人常食松子,言可活三百年,见尧为民操心,每日辛劳,奉松子以尧,而尧终未食一粒,以至只活了一百多岁。

帝尧与浮山联系最紧且又有据可考的也许是避洪浮山一事,这也是“浮山”得名之由来。《尧典》中载:尧时洪水泛滥,“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浮山古属襄陵,“襄陵”,意思是大水浸漫了丘陵,浩浩荡荡的洪水围绕着怀山(崇山),浸漫了山丘。《圣经》中有洪水泛滥,诺亚方舟的故事,尧时的洪灾可能是一次世界性的灾变。

尧时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地点在那里?孟轲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指出:中国者,冀兖也。冀指冀州,河东为主;兖指兖州,济水与黄河之间。地点主要是晋、冀、鲁、豫一带地方,即黄河的中下游。洪泛的原因,据《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是由于“龙门未开,吕梁未发”,黄河由孟门之上,东流注入平阳盆地,大河横溢,波及江淮地带。王船山说:“洪水者洪河,谓黄河也。”以至“民皆上丘陵,赴树木”。黄河东流有文献记载,且有遗迹可证。今吉县南村坡的南沟里,黄河东流故道遗迹尚存,浪打涡痕高达两三米;此河道被吉县管头山后来因地质原因升起折断。春秋战国时代,吉县称北屈,乡宁称南屈,即河水在此屈折东流。东流的原因,是“龙门未开,”或是山崩塌方,淤塞河道,河水在孟门之上积聚成湖,遇到大涝之年,大溢横流,一入关陕,一入河东。其次,“吕梁未发”,是说管头山未升起,东流河道仍在。于是,东流的河水,穿过吕梁山,姑射山,注入平阳盆地,积聚成湖,“洚(洪)洞无涯”,即今洪洞低注地一带形成湖沼,“洪洞”之名即或而来。这样,帝尧所都平阳河谷低处,一片汪洋水乡泽国,人们只能居住在河州之上,或多居于丘陵及东西山区。此后,尧选用禹治水,采用“导”的方法,开壶口,通孟门,使大河顺流而下。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功成。在洪患期间,由于陶唐氏族部落原居于崇山周围以东以北的山区丘陵地带,传帝尧当洪水之时,又率百官百姓退居故地崇山以东的巢山。见此山随水上下,帝尧喜之,故称为“浮山”,又称“神山”。在《康熙字典》“浮山”的注释中,也提及大禹治水时因平阳以东塔儿山随水起浮而得名“浮山”。在浮山民间传说中,这一类与水洪有关的故事也比较多,内容与史科记载基本一致。看来,确有帝尧在浮山避洪一事,而浮山地近平阳,又是帝尧部落故居,地势较高,避洪一说于情于理也较符合。(未完待续)

来源:《帝尧与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