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浮山郑茂生
——“抠书记”的民生手笔

“我们村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全凭有个‘抠书记’!”近日,浮山县天坛镇西关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

村民们所说的“抠书记”名叫郑茂生,今年68岁。担任西关村村干部多年来,郑茂生不断加强学习、带头干在实处,用敏锐的眼光和一颗为民初心,为西关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西关村集体经济稳居浮山县村集体收入前列,郑茂生本人也多次获评市、县优秀人大代表荣誉,被省政府授予“申纪兰式的模范农民”奖章及浮山县“十佳村干部”称号。

自1965年开始,郑茂生从饲养员、保管员、记工员等农村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一步步参与村务,直到1991年担任西关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历练、在工作中成长。他文化程度不高,但爱学习、爱读报,每当看到党的相关政策以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好文章时,就记在笔记本上,和村里的党员干部讨论,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发展方案。正是因为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才会有超前的谋划,这是西关村能良性发展的基础。

“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幸福不幸福,先看钱包鼓不鼓。”郑茂生一直关心村民的“钱袋子”,立志要把西关村集体经济这张“饼”做大。近年来,他多方奔走,找资金、拉项目,建起了西关综合楼,靠着出租门面房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主导改造村汽修厂,组织村民学习汽修技术增加收入;去年,他又筹资新建了一座占地20余亩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筹建期间,郑茂生每天同村民深入交流,耐心劝说,圆满完成了土地征收工作。在物料采购上,他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和商家压低价格节约成本。很多商家都说他“抠”,他总是说:“大家和小家是一样的,要学会过光景。”在他的坚持下,建设物料成本得以降低,为村集体省了不少钱。

郑茂生有糖尿病,腿脚不灵便,在农贸市场建设期间,他每天早早赶到工地,晚上很晚才回家。工程完工后,他的体重减了好几斤。付出总有收获,农贸市场运营后,西关村集体每年可增收6万余元,如今,该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5万余元。

郑茂生的“抠”名声在外。虽然,前往西关村调研、检查、观摩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关村不管饭,一碗面都吃不上”。

西关村村务监督组长郑学军说:“那年村里盖综合楼,地基工程承包方要90万元,可是郑书记左打听、右核算,看资质、比价格,硬是给砍到30万元。我们和郑书记到临汾买钢筋,3个人只花9元钱吃了个早点,每人一个饼子、一碗粥。”

“那年村里修路,把一条荒沟两边切切削削,修好路后一量,不仅没有多占地,还多出7亩地。另外,我们村里的账上从来没有‘招待费’这一项。”村会计姜旭峰说。

在生产建设上精打细算的郑茂生,为村民花钱却十分大方。近年来,西关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郑茂生总想着怎么增加村民的幸福感。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决定,投资50万元在全村建设下水道3000米,铺设水泥路3500米,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投资60万元打了一口深水井,解决了村民及周边居民吃水难的问题。村民霍玉录说:“村里为我们承担了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农村养老保险费用、生活用水费用、闭路电视费用,切实减轻了我们的生活负担。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以及特困户和‘五保户’,村里也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姜旭峰说:“每年年终,村集体都会为村民发放红利50多万元,分别打到卡上,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另外,村里还会给各家各户发一张‘明白纸’,把村集体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明明白白告诉大家。”

长期以来,郑茂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眼看年近古稀了,他一心为民服务的劲头咋还那么大呢?几十年了,他就不嫌烦吗?“不烦,咱是共产党员、是村干部,不就得给大家多操心吗?”郑茂生的话实实在在。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韩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