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浮山吴春安的木偶艺术之路

浮山木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浮山木偶戏的重要传承人,吴春安更是将浮山木偶演绎到近乎极致。

日前,笔者带着好奇来到了吴春安老师的工作室。恰巧他正在家里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小学生表演。只见木偶人物“红喜”摇头晃脑、鼓起腮帮使劲地吹着唢呐,而吴春安不光两只手随着音乐的节奏操纵丝线,嘴里还含着一根线忙活……

“红喜”只是提线木偶的一个道具,浮山木偶还有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在吴春安4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这三种类型的木偶塞得满满当当。杖头木偶,顾名思义就是用木棍撑起来的木偶,一拨一撵,无论是抖袍提袖、吹胡子瞪眼,还是盘腿打坐、脱衣脱帽,这小人儿在他的拿捏下都能表演得活灵活现。而布袋木偶相对来说操作比较简单,和手套一样套在手上,但可以同时操作两个布袋木偶。

边解说边示范,一番表演下来,已经75岁的吴春安体力有点儿吃不消,便闲聊起了他与木偶戏几十年的情缘。

浮山木偶戏于元代趋于成熟,明清时期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浮山木偶戏在第三代传承人王绍禹等一批老艺人的努力下首次赴京参演,从而走向了全国的舞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浮山木偶剧团共编排了近百个节目,演出了3000多场,足迹踏遍了全国12个省的100多个大中城市。每到一处都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就在浮山木偶戏最鼎盛的时期,刚刚16岁的吴春安入行了。说起师傅王绍禹,他仍然满怀崇敬和怀念。那时候,16岁的他每天跟着师傅练功、下乡,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木偶表演。在师傅手把手地教导下,吴春安一招一式地学,几年下来,同来的几个小伙伴因为吃不了苦都走了,只有他学成留了下来。在此后的学艺道路上,他更是勤学苦练,戏路不断拓宽,生、旦、净、末、丑,样样学得精。在40多年的木偶戏表演之路上,吴春安曾在《通天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半夜鸡叫》《三对面》等戏中,塑造了近百个古今中外性格迥异的角色,演出中舞拳弄棒、抖袍提袖、甩稍摆翅、耍扇抛彩、卸帽脱衣等,每一个动作都操纵得娴熟到位、逼真动人。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看木偶戏的人越来越少,浮山木偶戏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后来浮山木偶剧团就解散了。剧团的解散让吴春安倍感失落,要知道丢掉从小热爱的事业,就像丢掉自己的灵魂,所以他硬是坚持了下来。

多年来,吴春安不断创新木偶艺术表现形式,把木偶和现代戏结合起来,将杖头、提线、布袋等不同类型的木偶结合起来进行了创新。2009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浮山木偶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跌宕起伏,吴春安终于带着他的“百万神兵”再次回归舞台,走遍大江南北,而浮山木偶戏在经历了鼎盛与衰败的风雨后,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木偶艺术是我一生的最爱,只要身体还好,我就会一直演下去。但我最怕的是这门艺术后继无人,最怕在我这一代失传。”古稀之年的吴春安不无担忧地说。为了让浮山木偶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不断传承下去,他一有时间就会召集各个学校的学生前来观看,积极培养下一代传人。现在,孙女、孙女婿这两个传承人的出现总算消除了他的顾虑。

今年,吴春安老人被授予了“神山工匠”的称号。传承是非遗文化的基石,浮山木偶戏的传承发扬需要吴春安这样的工匠精神。

(文字、图片:卫琦)

知识速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