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古镇筑新梦 小村焕新颜
——我县东陈村破茧成蝶蜕变发展小记

5月初,笔者来到响水河镇东陈村时,只见威风锣鼓表演、蒲剧表演、木偶表演、斗羊比赛表演等每一个表演场上都围满了观众,不时地发出阵阵喝彩声。旁边的导游正带着一批批游客,深入一个一个古院落讲解着这个深山古村的古院落历史文化。100多米的特色小吃街上更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卖特色大油条的、卖油糕的、卖面筋的、卖羊肉串的……人们边吃边聊,一派热闹的景象。

环顾小山村四周,只见充满古风雕刻文化的街道墙壁,干净卫生的农家小院,绿荫绕绕的各色树木,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已经不复旧貌,破茧成蝶焕发出新容颜。

牵出小山村一条魂——着力挖掘古村院落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最厚重的文化。每个地方,只有有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才能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发展的“魂”。

东陈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只是多年来鲜被人知。东陈村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处,古时即为出入县境的主要官道,车马往来,商贸繁盛,素有“东南重镇”之称。

明清时期,东陈就是个名仕相继的村落。从这里走出的,上有九卿朝臣,下有署衙县令,文有中宪大夫,武有五城兵马司。他们有的“日近天颜,克忠且勤”,受到朝廷优奖;有的居官廉正,除恶平冤,深受百姓赞扬;有的政绩卓著连连高升;有的博学强识设教授徒。

除了文化人多,东陈村富甲一方的商人也多。据《平阳古村落浮山东陈》一书记载,明清时期村中有很多人从事经商活动,因善经营、会管理,成为一时的富豪之家。清乾隆年间,东陈村李维纪父子、兄弟在直隶涿州有72家商号。据传,他们每月都要用36头骡子往家里驮运一次银子。现存的李家大院曾多年未人识,在2006年全国第二届抢救古村落研讨会上,我县代表介绍东陈村的李家大院时,方惊醒世人。中国民俗协会副主席常嗣新多次前往考察后感慨到,山西不缺大院,但像东陈村李家大院这等布局规模的官商大院应别无二家。

所以说,东陈村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见证官商家族延绵600余年兴衰历程,拥有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古村群落。从秦汉时期的堡子到明清时期的官商大院,从补风水的古塔阁楼到庙宇牌坊等古建筑,在东陈古村各处散落可见。

目前,东陈村已被列入山西省抢救古村落保护重点之一。我县政府还聘请平遥今朝古建园林设计院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评估,并编制了《浮山县东陈清代居民修缮设计方案》,明确了具体的修复计划。小小的山村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开启了自己发展的“魂”。

唱响小山村一台戏——成功举办古村文化旅游活动

历史底蕴需要挖掘,更需要宣传,这样历史文化才能变成发展的动力。

4月23日至5月2日,我县举办了第二届印象田园乡村文化旅游活动。东陈村作为此次活动的一个分景点,同步开展了东陈古村文化旅游活动,10天期间共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刚刚开篇描写的那一幕,就是在东陈村开展古村文化旅游活动期间,笔者前往东陈村所看到的一幕。

中国人爱吃、会吃、讲究吃,所以举办任何活动,吃好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东陈村此次文化旅游活动中,小吃一条街共设各种特色美食摊位100余个,对于这些摊位,东陈村不收一分钱的摊位费,并且免费给提供水、提供电,晚上提供住宿的地方。摊位老板们对此高度评价,生意做得高兴,游客们美食吃得开心。

当聊起这几天的生意怎么样时,卖特色大油条的李师傅高兴地说:“一天能卖一两千元,别处赶庙会的时候都有摊位费,这儿没有,游客特别多,生意很好。”隔壁卖烤羊肉串的师傅,也高兴地告诉笔者:“我这10天也卖了七八千块钱,我们这边十几个摊位的都认识,是约着一起来的,都赚了不少。大家都说,明年要还办的话还要来呢!”

除了美食,东陈村还在文化旅游活动期间安排了威风锣鼓表演、杂技表演、武术表演、舞蹈表演、评书表演、模特表演、木偶表演、拔河比赛表演、逮猪表演等特色活动,并专门邀请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来此表演了玉婵泪、忠孝义、辕门斩子、莫愁女等精彩剧目,让大家有吃的,有玩的,有看的。

除此之外,东陈村还特别安排了3名导游,一批批带领广大游客深入一个个古院落中讲解这个古村的古院落历史文化,既让大家在吃好玩好的同时有了进一步精神上的升华,了解到东陈村的历史文化,也通过这活动成功地把东陈村的古院落文化宣传出去,展现到了世人眼前。

夯实小山村厚根基——多点发力激发古村发展新活力

东陈村多年来一直是贫困村,村里人除了依靠几亩薄田种植小麦和玉米满足温饱之外,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全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温金锋本就是东陈村人,以前是优秀企业家,2011年我县号召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家乡做贡献,温金锋回到东陈村一肩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谈起当初,温金锋说:“当时回来是响应政策,但也确实想为家乡做点儿事,是想干些实事的。因此,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我就经常到各户家中去坐坐,去问问,了解村民们希望村里干些啥,有啥要求。大家当时一致的希望就是先修路。”

东陈村整体地势是在一个小山顶上,但是进村、出村都需要先过一条沟,上下坡角度几乎达45度,严重影响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因此,温金锋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铺桥修路,将沟底抬高,路面硬化,路修好了,村民们出入方便了不少。

村民要致富,其实靠的还是土地。东陈村230多户,970口人,但是耕地面积并不多,只有1000余亩。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村民收入,温金锋又组织村民把周围的四座荒山荒坡全部开垦为农田,全村耕地面积增加了八九百亩。

地增加了,但是全是旱地浇不上水,地的粮食产量太低,村民们都很着急。温金锋又想办法组织人员在村里打了一口深机井,让村里的地都能浇上水,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地增产了,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让村民增收,村里先后成立了9家公司,其中药材公司和苗木公司两家公司规模较大。村民们把地按照每亩350元的价格租给这两大公司,全村共租出地近1000亩。同时,村民们还可以到这两家公司打工,每年工资收入1万余元,这一举措大大地增加了全村村民的收入。

除此之外,温金锋还积极组织村民们发展产业种植核桃,先后种植核桃400多亩地,目前已有200多亩地进入了挂果期的,有了收入。还给村里建起了光伏发电,每年能村里带动收入10万余元。

通过近几年文化旅游的发展,东陈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长。2017年,全村已经成为整体脱贫村。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温金锋表示,想依托村里的古院落文化打造农家乐。“古院落文化是我们村最大的特色,我们就打算把这个特色开发好、挖掘好,让村里人依托旅游文化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彻底改变过去的穷样,让我们这个贫困村依托旅游文化真正变成富裕村。”

(高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