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许跟军:让乡亲们跟着我一块奔小康

见到许跟军时,他正在郑子河村同乡亲们一起打锣鼓。村民在得知许跟军创办的养猪场今天破土动工,都聚集于此,抄起锣鼓家伙,用他们最隆重的方式,表达着对许跟军的感谢。震天锣鼓声响彻沟沟岔岔,昔日荒凉偏僻的小山村今日喜气洋洋。

乡亲们年轻时能挣下钱,老了也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说起许跟军,他可是北王乡郑子河村一带的名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子河村民,多年来靠着自己能吃苦、肯实干、懂技术、善学习的优点,从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一步步当上了带班班长、生产矿长,20多年来周边村民数百人跟随他在煤矿工作。眼看快六十岁了,家里人和朋友都以为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许会在家颐养天年,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许跟军要倾注所有在村办厂养猪。

"开始家里人都反对我,认为我是在瞎折腾。其实我办养猪厂不光是我要赚钱,更重要的是想让跟着我打了半辈子工,老了又返贫的乡亲们一块争到钱"许跟军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郑子河村是浮山典型的贫困村,全村83户232口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84口人,贫困发生率达到67%。作为纯农业村,种植玉米是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可玉米行情近两年来是一跌再跌,村民的收入也缩了水。那些年轻时在外打工养家糊口的村民,年纪大了回到农村就没了收入,成了贫苦户。许跟军思来想去想为乡亲们谋条出路。

发展产业不能蛮干,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在农村如何搞产业,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今年开春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给了许跟军很大启示。

"在农村发展产业我们不能蛮干,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合理谋划,科学管理"许跟军对在村发展产业认真思考。郑子河村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村民勤劳善良是基础;玉米作为生猪养殖的重要饲料供给充足是保障;村里沟壑间荒地和小片自留地不适合大规模耕种,发展养殖新建猪舍是重要条件。变劣势为优势,把过剩的农产品转化为市场走势好的生猪,符合郑子河村发展实际,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今年浮山县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制定了优惠帮扶政策,支持优秀人才回乡投资创办企业。许跟军更是坚定了在村办厂养猪的想法。

让老百姓户户都参与进来,我要带领乡亲们一块奔小康

正当许跟军考虑该如何经营管理,如何让相亲们参与进来收益时,该村第一书记梁相楠提出了在村推行"村委会+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正是目前浮山县推动村集体经济"破零"的重要举措,通过村委会成立公司,村民入股分红,让村委会和农户实现互利共赢。许跟军积极同村"两委"协商,村民积极响应,郑子河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成生猪养殖基地应运而生。

说干就干,许跟军同村民协商把猪舍位置定在了自家老院后面废弃多年的荒坡上,为了削减开支,减少投入,他把自家老院子当成了养殖基地办公场所。

按照计划该生猪养殖基地计划投资80万元,养殖规模为300余头。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厂房等硬件投资主要由许跟军个人投资,生猪幼崽主要由本村农户个人自筹、申请扶贫贷款入股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劳务工程全部由新成立的郑子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今年6月份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可解决本村用工10余人,辐射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殖,预计年产值在30万元以上。

许跟军还对村里的农业开发公司有着更长远的规划,他计划组建劳务队,组织劳务人员外出打树坑、栽树苗、掰玉米、当小工、干家政工程。利用村老旧房屋、荒废的宅基地进行特色化养殖,让更多的乡亲们在公司的带动下一起奔小康。(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