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以爱心赢得民心
——记天坛镇党委书记 
盖勇

今年47岁的天坛镇党委书记盖勇已在乡镇领导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1年。11年来,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基层、扎在群众之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所到之处有口皆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爱心书记”。

他爱党:信念坚定,矢志不渝

盖勇曾经是一名组工干部,始终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看得重于一切,只要工作需要,就勇敢地挑起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经常说:“作为党员干部,干工作再苦再累都应该。”

天坛镇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2010年,县里为解决县城居民活动无场所的问题,决定建设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体广场。接到任务后,盖勇紧急召开了镇党政班子会议,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在与城中村的群众协调时,遇到因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产生的许多遗留问题,他白天与村干部上门走访,听民意、作解释,晚上与干部座谈讨论、研究措施,最终既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又保证了工程按时开工。

为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盖勇既当“工兵”又当“哨兵”。2013年,盖勇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个别村存在虚报冒领粮食直补资金的现象,他立即组织镇机关干部分组包片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查处了虚报冒领户,有效防止了国家涉农资金的流失。

村级活动场所是党在农村的“主阵地”,近年来,盖勇一直把场所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想方设法争取资金、整合资源,为活动场所配齐配全了活动设施。目前,各村的民主议事、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各项工作和活动都集中在活动场所进行,从而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连心桥”。

他爱岗:身先士卒,敢于担当

“党建立镇、产业兴镇、环境靓镇、法治强镇。”这是盖勇来到天坛镇之后的工作思路,也是他的为政承诺。

盖勇的家离镇机关不到一公里,但他以镇为家,白天上班在镇里,晚上值班还在镇里。同事们说:“盖书记,你家近,就不用晚上值班啦。”但他说:“家里和单位是俩概念。”就这样每个月总要在镇机关住半个月,并始终坚持“夜访、夜学、夜谈”。

多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使盖勇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着思想领先、行动领先,特别是在党建工作上,经常熬夜研究发展党建的好思路、好方法,当遇到问题时,经常找上级有关部门,学习请教,研究创新,改进措施。

细节决定成败,标准决定质量。在村级换届当中,为按期完成任务,盖勇向县委、县政府立下了“军令状”,亲自把关,按照换届程序,针对每个村的情况,分别完善了操作方案,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要求各村一日一报、镇党委一日一分析。在他的带领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时时刻刻绷着“换届”这根弦,发现问题立刻解决,形成了上下联动抓“换届”,党员群众齐监督的工作合力,全镇村级换届实现了“零上访”,超前完成了换届任务。

他爱民:事必躬亲,排忧解难

细微之处见真情。2014年4月的一天,盖勇在去东鲁村入户走访的途中,发现路旁有一处果园杂草丛生,一派乱象,于是便下车进入果园实地查看,碰巧遇见了果园女主人张登云。当问及果园收入时,张登云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懂技术、不会管理,去年5亩多果园才收入了3000元,丈夫和孩子对果园没了心劲,都去外地打工了。从该村返回后,盖勇便带着镇机关一名干部去了吉县,聘请了一名技术人员对该村果农进行长期技术指导培训,当年张登云的果园收入就增加到两万多元,去年该果园套袋达到10万个,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该村今年的苹果面积又增加了130多亩。

2013年4月,县委计划推行“亮、晒、评”群众工作法,盖勇认为这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做法,主动请缨在全镇搞试点,组织机关干部和各村“两委”主干,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18个村逐一进行了摸底排查,逐户建立了问题诉求台账。同时,将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公布到所有村,为农民群众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服务。探索实行的这一做法,为全县推行“亮、晒、评”群众工作法提供了决策参考。

(临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