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可谓形势逼人。扶贫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补足农村贫困地区的短板,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扶贫而言的,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不同贫困户的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事实上,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我国逾7亿人摘掉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然要清楚的看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等等,这样的问题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扶贫工作从天女散花的"面"上向精准扶贫的"点"上转变已是势在必行。
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做到精准识别。通过多年的扶贫工作,现在剩下的贫困户才真正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因此,对这些"硬骨头"贫困户做到精准识别更是格外重要。传统的扶贫工作,对贫困户的确定基本靠基层干部的推算估计,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要克服这一弊端,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所有的基层干部只是扶贫工作的组织者,确定贫困户的主体和主导必须是也只能是广大群众。必须在贫困户确定中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真正把最困难的人给识别出来,打好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
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做到精准施策。知道谁是真正的贫困户,谁是最需要脱贫的人,这只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实事上,精准扶贫的核心和关键还在于精准施策,采取合理举措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帮扶。目前,贫困户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居住环境过于偏僻,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受交通不便等条件限制无法自然致富;第二类是村里缺乏能带动大家致富的能人,产业发展不足,整个村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整体村民都相对比较贫困;第三类则是家里主要是老弱病残,缺乏劳动力,自己无力脱贫。针对这三类不同情况,要制定不同的帮扶政策,才能做到精准扶贫。对于第一类人群,要对他们进行移民搬迁,一次性帮助他们搬迁到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新的生产生活;对于第二类人群,则要让庸者下、能者上,选拔有能力的带头人,并充分发挥派驻到村的"第一书记"的作用,利用对贫困村产业扶贫的各种政策,积极帮助村里发展相关产业,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对于第三类人群,因为家里缺乏劳动力,在无法授之以渔的情况下,则必须授之以鱼,采取兜底保障等措施,保障他们应有的基本生活水平。
解决"如何脱"的问题,做到精准管理。良好的举措需要落实到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就需要在扶贫工作中做好精准管理。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我认为,做好精准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坚持公开透明。因为只有公开透明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不但要把选取贫困户的全过程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导致应帮扶的未帮扶,而且要将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开发等方面都做到公示公开,确保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在阳光下进行。二是要做好动态跟踪。扶贫过程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扶贫户的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确保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加快整体脱贫攻坚的步伐。
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几个环节,而这每一个环节的重点都在于"精准"二字,在于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的转变。所以,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在群众的急需处,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实现有效帮扶、有效脱贫。